摘要:对每一位曾漫步于花堤霭霭、听涛北运的北洋与天大学子而言,校歌,正是这样一首刻进生命年轮的歌。它传唱九十载,激励三十余万学子奋勇争先、投身家国,将“共扬校誉于无穷”的誓言化作一生的回响。
有没有一首歌
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时光
在浅唱中让人热泪盈眶?
有没有一种旋律
是一代代人的心灵暗号
前奏响起,便知是同行的青春与理想?
对每一位曾漫步于花堤霭霭、听涛北运的北洋与天大学子而言,校歌,正是这样一首刻进生命年轮的歌。它传唱九十载,激励三十余万学子奋勇争先、投身家国,将“共扬校誉于无穷”的誓言化作一生的回响。
共绎新章 ● 全球回响
在建校130周年、校歌传唱90周年之际,天津大学正式推出多语种校歌串烧视频,以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文、斯瓦西里语等八种语言,将熟悉的旋律传向五洲四海,让北洋之声,响彻寰宇。
近200人次师生校友参演,包括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来自西班牙的卡书豪动情地说:“非常荣幸能用母语演唱校歌,这是一种跨越文化的传承。我不仅是在唱歌,更是在传递天大的精神与温度。”
清流汇海,新枝发华。 2025级新生代表——北洋合唱团新生团的加入,为歌声注入了崭新的力量。他们在旋律中确立身份、感知传统,让北洋精神在新一代心中扎根生长。新生申思涵表示:“作为新天大人,最深的感受是‘陌生与熟悉的共振’。当旋律响起,每一种语言都像一束不同角度的光,照亮了校歌中未曾被发现的情感棱角。我们仿佛在用声音绘制一幅世界地图,而校歌的精神内核是始终不变的坐标原点。”
九秩传承 ● 精神血脉
花堤霭霭,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九十年来,校址几度变迁——从西沽旧址到陕南城固,从津门复校到扎根卫津路、扬帆北洋园。变的是地理坐标,不变的是精神海拔。北洋学子“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初心使命历久弥坚,实事求是的精神血脉薪火相传。
从抗战西迁中坚守火种,到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天大人始终胸怀家国,也眺望世界。而今,我们以多语种校歌为媒介,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向未来发声:一所立足中国、拥抱全球的大学,正以开放之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力求完善 ● 字斟句酌
多语种校歌的呈现,是多方力量促成的温馨联动。校史专家深度解读歌词内涵,各语种母语者与外国语学院教师确保语言的纯正,精通声乐的学子则把控着音乐与文字的融合。
多语种翻译主要负责人——天津大学理学院本科生吕玥曈分享道:“歌曲译配不同于普通翻译,既要准确传达原意,又要契合旋律韵律。我们逐字推敲、反复试唱,只为在文学与音乐之间找到最佳平衡,让每一种语言的校歌都既有‘天大味’ ,也有‘世界音’。”
诚挚邀请 ● 期待和鸣
不论身在何方,天津大学永远是学子们的精神原乡;无论相隔多远,校歌永远是联结你我的情感纽带。
这曲八语串烧是一个温暖的开始,但我们期待更多和鸣!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全球师生校友,择一语,译一曲,成一首——欢迎您选择任意一种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视频中的语言),完成整首校歌的完整翻译与深情演绎,让这旋律从片段走向圆满。也欢迎您用多语言分享校歌背后的故事,让世界听见您的“天大”心声。
欢迎将作品发送至邮箱:
publicpress@tju.edu.cn
我们将择优在官方平台展示传播。
让我们以歌为信,以声为舟
让北洋精神穿越时空、跨越山海
在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开花
愿一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
北洋·天大,永远年轻!
总制片 / 杨欢
总策划 / 王鑫
导演 / 尹伟
制片 / 孙晓芳 覃勉 苏仁鋆 薛子易
多语种翻译 / 吕玥曈 尹伟 申基松
高桥梦之介 齐琪格 丽云
编辑 / 张乐予 薛子易
审核 / 王鑫 薛子易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_nmc@163.com
来源: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