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8日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周驰宇)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27日下午,2025年第十二届中法环境月长沙站系列活动暨“TerraFibra建筑展”在长沙图书馆开幕。本届中法环境月以“蔚蓝星球,绿动未来”为主题,强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8日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周驰宇)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27日下午,2025年第十二届中法环境月长沙站系列活动暨“TerraFibra建筑展”在长沙图书馆开幕。本届中法环境月以“蔚蓝星球,绿动未来”为主题,强调保护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间的依存关系。
“TerraFibra建筑展”分为两大部分:Terra和Fibra,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生土建造项目和不同类型的植物纤维建造项目。展览介绍了2021年首届世界生土和植物纤维当代建筑奖(TERRAFIBRA Award)的40个入围项目,并展示了世界各地以自然材料为主材的建筑实践,凸显了自然材料的品质及优势,体现了传统建造技术和创新技术的结合。
开幕式上,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副领事罗冉与长沙市科协副主席贺宽共同为展览揭幕。罗冉介绍,本次展览将带领大家重新认识以泥土和天然纤维等自然材料为基础的建筑方法,激励更多建筑师和工程师广泛采用环保的建筑方法,有助于应对建筑污染方面的绿色挑战,创造更加充满希望的蔚蓝星球。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成员贺平生表示,中法环境月是两国在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领域高层次、多维度的重要交流平台,期待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推动先进的生态理念、环保技术与长沙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相结合,共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长沙新画卷。
开幕式结束后,以“生于土·成于艺:浏阳传统夯土民居的东方智慧”为主题的星城科学讲堂在馆内举行。讲座由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教育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基地”负责人罗明主讲,向读者解读了“生于土”的建造智慧,“成于艺”的匠心传承。
据悉,中法环境月于2014年创立,是法国驻华使馆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的、聚焦环境议题的跨学科活动,旨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两国在环境领域的合作。
本次展览在长沙图书馆四楼展厅展出,将持续至10月27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