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4日,好多人突然发现,那个讲高考志愿填报贼溜的张雪峰,微博、抖音这些平台账号全被禁关注了。
2025年9月24日,好多人突然发现,那个讲高考志愿填报贼溜的张雪峰,微博、抖音这些平台账号全被禁关注了。
6500万粉丝的大V说没就没,工作人员说是直播时说了不当言论被举报。
但这事哪有这么简单?背后藏着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琢磨的。
话说张雪峰是1984年生的,黑龙江那旮沓出来的穷孩子。
从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后,北漂搞起了考研辅导。
2008年刚上讲台那会,他就琢磨着怎么把复杂的学校信息讲明白。
全国400多所大学、400多个科研院所的录取和就业情况,全被他做成了课件,用东北话一讲,枯燥的课堂跟说相声似的。
那时候他就是个“教育信息翻译官”,专把难懂的政策掰碎了讲给家长学生听,一下子就跟别的老师不一样了。
2016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一个7分钟解读985高校的视频突然爆火,他语速飞快,金句不断,把学校信息编成段子,直接戳中了家长们的信息焦虑。
从这开始,他从普通讲师变成了全网关注的“志愿一哥”。
说实话,那时候他的内容虽然实在,但还没那么极端,可随着粉丝越来越多,味道就慢慢变了。
2023年,张雪峰的言论开始出圈又出事儿。
6月说“闭眼选专业都比新闻好”,12月又来句“文科都是服务业,就是‘舔’”。
这些话听着确实刺耳,可为啥还有那么多人信?你看啊,他太懂怎么抓焦虑了。
现在家长最怕啥?怕孩子选错专业找不到工作。
他就用最直接的话告诉你,啥专业能挣钱,啥专业“坑”,这种极端实用主义,对信息闭塞的普通家庭来说,就像救命稻草。
他提出的“筛子理论”,把学历、房子、工作说成筛掉不同人的工具,虽然残酷,却戳破了不少人心里的想法。
但问题也来了,他一边给普通家庭孩子讲“求稳”,自己却给女儿规划国际学校留学的路子。
这种双重标准,让不少人觉得,他的建议可能不是“真理”,而是针对特定群体的策略。
2021年他成立峰学蔚来,卖的志愿填报套餐贵的能到一万多。
有人说他这是拿焦虑赚钱,把家长们对志愿填报的迷茫,变成了自己的生意。
2025年5月,教育部查涉高考违法信息,他团队推的预测卷因为夸大宣传被删,这事儿其实就给现在的账号被禁埋下了伏笔。
现在回头看,张雪峰被禁,表面是违规,深层却是教育服务的缺失和价值观的冲突。
正规渠道提供的志愿指导不够,商业化的声音就填了空。
他的爆火,说白了是社会对教育实用主义的一种反映,大家太想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却忘了教育本身的多元价值。
但话说回来,把教育完全当成赚钱工具,肯定走不远。
当焦虑变现碰到监管红线,当单一的成功学遇到多元价值观,张雪峰和他代表的那套逻辑,也该想想怎么平衡现实焦虑和教育的长远价值了。
毕竟,真正的教育,不该是教孩子怎么“赢”,而是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光。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