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3月18日,它头一回亮相,砸中乌克兰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一个地下武器库,那地方藏着弹药,导弹从米格-31K战机上甩出去,速度冲到10马赫,俄方宣称精准命中。
俄乌像场没完没了的拉锯战,硝烟散了点,教训却越积越多。
尤其是俄罗斯那款叫匕首的导弹,一开始吹得天花乱坠,说是高超音速的神器,实战一上场,就让全球军迷们瞪大眼睛。
2022年3月18日,它头一回亮相,砸中乌克兰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一个地下武器库,那地方藏着弹药,导弹从米格-31K战机上甩出去,速度冲到10马赫,俄方宣称精准命中。
这事儿一出,西方媒体炸锅了,觉得俄罗斯手里捏着王炸,能改写战场规则。可转眼到2023年5月,乌克兰用美国提供的爱国者系统就把一枚匕首给打了下去,碎片散落基辅郊外,俄方嘴硬说这是假消息,但视频证据摆在那儿。
技术再牛,也得看实战怎么玩。俄罗斯从那以后也没闲着,2025年7月又加码用匕首袭基辅和斯塔罗科斯蒂扬季诺夫,频率高了,目标多是关键基础设施。
不过,数量有限,用一次少一次,到2025年夏天,俄军总共也就扔了不到100枚,远没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咱们的东风-17,早几年就上马了,2020年左右开始列装火箭军,射程1800到2500公里,够盖住西太平洋大片海域。机动发射车一藏山沟,就能随时“打带跑”,让对手猜不着。
俄乌战场上,匕首的机动性让乌克兰防空系统头疼,中国东风-17的滑翔体更灵活,低空掠行,轨迹变幻莫测,专治各种不服。
吉林省的655旅新添了几个导弹驻地,DF-17就搁那儿待命,盯着东北方向的潜在麻烦。
俄乌这仗打到现在,俄罗斯的高超音速也没翻天覆地。
2024年12月,他们又亮出个叫欧雷什尼克的家伙,普京说是回击西方允许乌克兰用远程武器打俄罗斯本土。 但说白了,这些导弹数量少,成本高,战场上顶多添点乱子,改变不了大势。乌克兰靠着西方援助,防空网越织越密,拦截率据说上去了不少。
高超音速不是万能钥匙,得配上饱和攻击和电子战才行。RAND的报告直指,中国从俄乌学到不少,调整对台策略,强调持久战和不对称作战。
日本冲绳的嘉手纳、韩国的乌山、关岛的安德森,这些地方平时热闹得很,飞机起起落落,补给船来来往往。可一旦事儿闹大,东风-17瞄准它们,麻烦就大了。
一份报告直说,中国导弹能封死这些基地的跑道和滑行道,F-35和B-52想飞都飞不起来。 射程一拉开,关岛首当其冲,距离台湾岛才3000多公里,东风-1720分钟内就能招呼到。
美军自己也急眼了,五角大楼有人放话,中国高超音速能把航母编队在开战头几分钟内送走。
2025年6月,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国防部官员直言,中国火箭军的高超和核能力,让人睡不着觉。 他们知道,台海不是儿戏,一旦卷进去,成本高到吐血。2025年7月的国会报告,专门聊台湾岛防御,强调美军得防中国导弹雨。
再看2025年8月13日的另一份报告,高超武器赛跑中,中国、俄罗斯领先,美国还在追。
这些文件读着像警钟,提醒华盛顿:战略模糊是把双刃剑,盟友看着你,你也得掂量自家家底。
说到底,俄乌这仗给中国提了个醒,不是要学着打持久消耗,而是看清高超音速在台海的真价。俄罗斯在乌克兰扔匕首,顶多添堵,没颠覆战局;中国东风-17搁台海,那就是压舱石,能让美军三思而后行。
台海的棋局,本就微妙,美军介入的门槛,被高超音速拉高了。
中国对台战役,多靠导弹开路。 不是说要打,而是这威慑,让人不敢轻动。
中国崛起,本是为民生,导弹护着主权,也护着太平日子。
千枚导弹吓阻中国?美司令叫嚣导弹墙,台海有事就动用 长江号外
来源:史观天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