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婚被拒那天,大牛把电钻开到最大档,瓷砖被钻得冒烟,手却没抖一下。
“复婚被拒那天,大牛把电钻开到最大档,瓷砖被钻得冒烟,手却没抖一下。
”
有人把这段发上网,配文“男人崩溃现场”,结果评论区吵翻了:有人骂小娜绝情,有人骂大牛活该。
可没过几天,他又在工地哼起歌,活干完,客户五星好评:“师傅顺手把阳台地漏也疏通了,没收钱。
”
那台电钻现在挂在工位上,像一把没开刃的刀,提醒他:情绪再炸,也得先把手里的砖贴平。
小娜那边没闲着。
新房钥匙刚拿到,她就去学校踩点,门口贴着“离异家庭子女适应性课程”海报,她拍下来发了个朋友圈,配文“希望这次选对”。
底下有人留言:你心真硬。
她回:我只是不想再吵到凌晨三点。
两个孩子成了最沉默的筹码。
律师说,想改抚养权,得先问孩子想跟谁。
老大在作业本上写“想跟爸爸学贴瓷砖”,老二画了一幅画,房子里有妈妈也有爸爸,中间隔着一条河。
小娜把画裱起来,挂在客厅,像提醒自己:别撕破最后一张纸。
大牛最近常去工会的心理角。
第一次进门,他盯着那排彩色沙发,憋出一句:“这椅子太软,坐不惯。
”
咨询师笑:“那就站着说。
”
第三次去,他把安全帽摘了,说:“我怕孩子以后只记得我砸墙的声音。
”
钱的事也摆到桌面。
按新标准,他每月得拿出5600块抚养费。
有人替他算:一单装修平均利润三千,得干两单才够。
大牛闷头算完,把烟掐了:“那就多接活,少抽烟。
”
小娜直播时,有人刷屏“后悔吗”。
她没接茬,只给看新房的阳台,说这里准备放一架电子琴,“孩子爸爸弹琴,他们唱歌,我做饭,算半个团圆。
”
弹幕刷过一串省略号,像谁也不敢先点破。
最新的消息是,法院把调解时间定在下个月。
大牛提前请了假,说那天要穿那件没沾油漆的衬衫。
小娜在群里回了个“嗯”。
两个孩子还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最近下班早了,妈妈不再半夜哭。
有人问:这算大团圆前奏,还是新一轮拉扯?
没人敢答。
就像没人敢问,那把电钻什么时候会再次响起。
来源:就喜欢说三道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