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上市,这家通企赢麻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5:09 1

摘要:奇瑞汽车在招股书中称,2024年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企业里,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以及海外市场销量均较2023年增长超过25%的乘用车企业。去年,奇瑞汽车全球销量229.5万辆,位居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净利润达到143.34亿元,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973.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2025年迄今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奇瑞汽车在招股书中称,2024年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企业里,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以及海外市场销量均较2023年增长超过25%的乘用车企业。去年,奇瑞汽车全球销量229.5万辆,位居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净利润达到143.34亿元,创历史纪录。

此次成功登陆港交所,为奇瑞提供了长期资本补充通道,将助力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冲击进入世界一流品牌阵营。

资本市场的成功不仅仅属于整车企业。

在奇瑞耀眼的上市表现背后,是其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共同成长。作为奇瑞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技术伙伴,位于南通的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这一里程碑事件。

供应链共荣生态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是线控制动系统领域优秀企业,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16年,团队来自于国内外知名Tier1,拥有超过20年以上线控底盘研发及产业化经验。其研发团队在软硬件算法开发、电磁阀开发、车辆动力学匹配标定等处于高端水平。软银中国、达晨创投、百度风投、中信建投资本、中金资本、深投控、渝富基金等是格陆博战略投资股东。

格陆博提供性能优异的EPB、ABS、ESC+GDBC(two-box)、GIBC(one-box)、EMB(电控机械制动系统)、GASC(集成闭式空气悬架控制系统)、iCDS(底盘域控制器)等产品及软件服务。公司在南通拥有53亩生产及试验基地,建有研发、生产大楼及验证跑道,配备世界先进的电子总成测试、EMC测试、无尘自动化组装流水线,并通过多个体系审核,拥有包括:IATF16949、CNAS、ISO26262 ASIL-D、ISO/SAE 21434、ASPICE Ⅱ、SA 8000、ISO 14001等多个证书,线控制动相关产品年产能均能达到100万件(套)以上,自产自研电磁阀,年产能达1000万只。

格陆博以专业的队伍、严谨的管理、超卓的设备,精细化服务,着力打造“格陆博”品牌。公司深耕智能驾驶线控底盘核心技术(即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智慧执行器),并加速三轴一体的智能底盘技术路线,聚焦纵向控制的线控制动,横向控制的线控转向以及垂向控制的线控悬架,持续创新、快速迭代、极致成本、高度集成,让作为国创品牌的格陆博脱颖而出。

作为奇瑞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技术伙伴,格陆博科技参与并见证了奇瑞在智能化、全球化道路上的持续突破。格陆博为奇瑞多款热销车型提供线控制动系统解决方案,涵盖ABS、ESC、GIBC(One-Box)、EPB等线控制动产品,以高性能、高可靠性及快速响应的产品特性,助力奇瑞车辆在操控性、安全性与节能表现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

线控制动作为智能底盘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的必备技术。格陆博始终专注于线控底盘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凭借扎实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规模化交付实力,为奇瑞等主流车企提供符合未来出行需求的底层技术支撑。2024年,奇瑞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销量增速位居行业前列,尤其在新能源与海外市场实现高质量增长。

技术天才到企业家的蜕变

格陆博科技的发展历程与其创始人刘兆勇的职业生涯密不可分。

刘兆勇是国内第一批自主研发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ESC(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工程师。在智能驾驶线控领域二十余年,他已经从一名资深工程师成长为带领200多人团队的企业家,站在了智能驾驶行业的风口。

刘兆勇曾在同济大学攻读车辆工程硕士、博士,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上市公司东风科技,在防滑制动系统研发上做出突出贡献,帮助公司突破了国外巨头对相关技术的垄断。29岁那年,他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此后,刘兆勇加入奇瑞旗下的初创公司芜湖伯特利,再度取得技术突破,并一路被提升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

深耕该行业多年,刘兆勇渐渐发现,在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中,有些本土产品的功能、算法已经超越了外国企业。“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我们甚至做得比他们更好。”这样的情怀在刘兆勇心里种下一颗自主创业的种子。

一次在美国访学时,“来自大陆、博世的朋友说,苹果、谷歌和特斯拉要做智能驾驶汽车,它们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线控系统”。凭借一直以来对前沿技术的敏锐度,刘兆勇意识到,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线控底盘领域将成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咽喉要地”,有机会创造极高的市场价值。

2016年,国内许多智能驾驶相关企业陆续成立,这一年也被认为是自动驾驶元年。刘兆勇终于下定决心,辞掉在伯特利的高管职位,准备创业。

回忆起当时的决定,刘兆勇坦言:“如果再不创业,可能这辈子就没有这个勇气跨出去这一步了。”或许,每一个创业故事都始于一颗“不安分”的心,所有人眼中值得艳羡的功成名就、财富自由,对于创业者来说,却意味着推动人生转向的最大助燃剂。

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被刘兆勇一眼相中。同年,刘兆勇带领团队来到南通,创立了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精耕线控底盘这一新赛道。

关关难过关关过

无人驾驶方兴未艾,智能底盘市场更是一片蓝海,在这场前途未卜的冒险中,有技术、有经验、有人脉的刘兆勇,似乎已将天时、地利、人和一一占尽。

但创业何谈径情直遂,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道路注定是崎岖的。团队、资金、技术、市场……每一个难关都考验着创始人的定力和谋略。回过头来看,刘兆勇把创业最大的压力归于两个字——周期。

“作为创业公司,只有用最少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创造过硬的产品,才能有机会与‘庞然大物’竞争。”但智能线控底盘的研发周期长,应用周期长,从投产到获益的周期依然漫长,“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但我能不能带着整个团队走到转折的节点,我的心里是焦虑的。”在最难的时候,没有了资金来源,为了给60多人的团队发工资,刘兆勇先后卖了小房子,抵押了大房子,最后凭借个人信用筹措了2600多万,才算勉强熬了过去。

转机出现在2017年年底。当时,格陆博服务的一个客户将其介绍给了正在寻找智能驾驶项目的软银中国,后者经过详细调研,数千万元的A轮投资随即到账。此后的几个月里,方广资本的A+轮投资、达晨创投的B轮投资先后为这家年轻的公司注入信心与底气。

“2018是资本的寒冬,也是车市低迷期,但我们在融资上却过了一个春天。”成立短短四年,格陆博已经获得了软银中国、睿鲸资本、汇银资本、方广资本、郎盛资本、达晨创投、三正资本等众多头部资本总额几亿元的投资,并获得长城、江铃、长安、东南、东风、吉利、比亚迪、东风日产、五十铃等多家知名主机厂认可。2019年,格陆博成为南通唯一一家获评江苏省“潜在独角兽”的企业。2020年,格陆博又获批江苏省级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格陆博自主研发的集成冗余电子驻车EPB、稳定性系统ESCi、电子制动助力系统GIBS(two-box)、集成线控制动系统GIBC(one-box)、气压电子制动系统EBS、线控转向EPS、底盘域控制器CDM、线控无人底盘平台AIC等线控执行核心产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如今的格陆博,正在向着成为中国智能驾驶领域最好的线控底盘供应商,实现自主研发供应的目标持续发力。

奇瑞汽车的成功上市,为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格陆博科技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掌握核心技术的供应链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种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协同发展模式,正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生态体系。格陆博科技的发展历程表明,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

重磅头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商讲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会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记面对面:/ / / / / / / / / /

产城融合1+1: / / / / / / / / / / / /

来源:苏商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