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联大演讲向加沙人质广播 手举地图!历数一年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4:16 1

摘要:“我是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现场向你们讲话——我们从未忘记你们。”当地时间9月26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现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声音通过特殊渠道穿透会场,直抵加沙的手机屏幕与边境喇叭。这场以“人质救援”为名、用“战果展示”造势的演讲,以地图为证、以广播为器

“我是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现场向你们讲话——我们从未忘记你们。”当地时间9月26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现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声音通过特殊渠道穿透会场,直抵加沙的手机屏幕与边境喇叭。这场以“人质救援”为名、用“战果展示”造势的演讲,以地图为证、以广播为器,将多边外交舞台变成了单边立场宣示的阵地,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争议。

演讲的核心叙事,围绕一张地图与一串“战果清单”展开。内塔尼亚胡在讲台上举起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伊朗恐怖轴心”区域,历数过去一年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加沙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命丧黄泉”,其“恐怖机器90%被粉碎”;黎巴嫩真主党头目哈桑·纳斯鲁拉“销声匿迹”,数千武装分子在以军威慑下“应声倒地”;也门半数胡塞武装高层“灰飞烟灭”,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土崩瓦解”。更具冲击力的表述指向伊朗:“顶尖核科学家与高级军事指挥官已不复存在”,12天的“雄狮崛起行动”中,以军与美军B2轰炸机联手摧毁伊朗核浓缩设施,“兑现了阻止其拥核的承诺”。每一项“战果”的公布,都伴随着他对“反恐正当性”的反复强调。

最具争议的环节,是对内塔尼亚胡口中“被困地牢”的48名人质的跨洋喊话。他提前在加沙边境布设大型扬声器,同时宣称通过情报手段“接管加沙所有手机设备”,将演讲实时推送至当地终端。“我们勇敢的英雄们,以色列人民与你们同在,直到把你们全部带回家。”希伯来语与英语交替的喊话刚落,他随即转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释放所有人质,现在就放!照做就能活命,拒绝就必将被追捕到底”。这种“一边安抚人质、一边威胁对手”的双重叙事,被美媒称为“情报战与心理战的巅峰秀”。

为强化“为何而战”的说服力,内塔尼亚胡佩戴着一枚巨大的二维码徽章,呼吁全场“扫码见证真相”。他重提10月7日袭击事件,称哈马斯“制造了大屠杀以来最严重的反犹暴行”,屠杀1200名无辜民众(含40多名美国人),绑架包括大屠杀幸存者、祖孙三代在内的250多人质,目前仍有20名生还者“在黑暗中忍饥挨饿”,并当场念出他们的姓名以增强感染力。这番煽情表述,与其对西方的指责形成呼应——他痛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无耻的标志”,怒斥“世界已淡忘10月7日的苦难”。

但这场精心设计的演讲,并未收获预期的认同。联大会场出现尴尬一幕:多国代表中途离场,伊朗席位直接留下空座与象征抗议的照片。外界对其“广播操作”的质疑尤为尖锐:加沙当地并无证据证实手机被全面接管,这种宣称“掌控敌方通信”的说法被指“信息战炒作”;边境喇叭广播与战场喊话的结合,更被批评为“将外交场合降格为心理威慑工具”。国际人权组织指出,演讲中对军事行动的炫耀,刻意回避了加沙平民伤亡与人道危机的核心问题,违背了联合国“和平解决争端”的宗旨。

演讲背后,是以色列在多重博弈中的策略考量。对内,人质问题持续牵动民心,48名人质的下落成为内塔尼亚胡政府的重要政治压力,联大喊话既是向民众展示“救人决心”,也是为后续可能的加沙军事行动铺垫舆论基础;对外,面对西方对巴以问题的态度分化,通过“战果展示”强化“以色列不可战胜”的形象,同时绑定“反激进伊斯兰”的国际议题,试图争取更多支持。而感谢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果敢决断”的表态,则暴露其在大国协作中巩固传统盟友关系的意图。

目前,哈马斯尚未对“释放人质”的最后通牒作出回应,加沙边境的紧张局势未因这场联大演讲出现缓和。内塔尼亚胡的地图与喊话,虽短期内强化了其强硬立场,但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升级的担忧。正如离场代表所言,多边外交的价值在于对话而非对抗,当联大讲台沦为“战场广播室”,和平的曙光只会愈发遥远。这场充满争议的演讲,最终留下的或许不是“战果”的背书,而是对多边机制被异化的深刻警示。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