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可能觉得这是“上火”或者“血管老了”的表现,其实不然。这种“青筋暴突”的现象,很可能是肝硬化在预警。
平时照镜子时,你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肚子?特别是肚脐周围,有没有看到一根根青筋像蚯蚓一样鼓在皮肤上?
不少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可能觉得这是“上火”或者“血管老了”的表现,其实不然。这种“青筋暴突”的现象,很可能是肝硬化在预警。
肝脏是我们身体里默默无闻的“劳动模范”,每天负责解毒、代谢、储存营养,从来不喊累。
但就是这个器官,一旦出问题,往往悄无声息,不痛不痒,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肝硬化这个病,特别是它在身体上的一个明显表现——腹部青筋暴突。
肚子上青筋凸起,可能是“肝门出事了”
很多人觉得肝病就是“脸黄、没胃口”,但肝硬化的表现可不止这些。肝脏一旦受到长期损伤,比如长期喝酒、感染乙肝丙肝、脂肪肝不控制,就容易变得像“沙子一样硬”,这就是肝硬化。
正常情况下,肝脏的血液循环是通畅的。但当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肝脏里的血管会被“挤压变形”,血流受阻,就像大坝堵住了水流。
血液没法顺利流过肝脏,就会“改道”往别的地方走,最常见的就是从腹部表面的小静脉绕路。
这些小静脉本来很细,但因为血流量变大,就变得像蚯蚓一样粗,鼓在皮肤上,看上去就是一条条青筋。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有个名字,叫“腹壁静脉曲张”,有时候还会形成“肚脐蜘蛛网”一样的图案,严重时可能连胸口也能看到青筋。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肚子上青筋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以前没有、现在突然冒出来的,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肝硬化在发出信号。
为什么肝硬化常常“悄悄来、重重打”?
肝脏不像心脏、胃那样会疼,它出问题时,身体往往没什么感觉。很多人发现肝硬化时,已经到了中晚期。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朋友,觉得“人老了哪都不舒服”,容易忽视这些信号。
肝硬化早期的症状非常隐蔽,可能就是吃饭没胃口、容易疲倦、体重慢慢变轻。
到了中期,才会出现腹胀、腿肿、皮肤发黄、青筋暴突、肚子变大等明显表现。严重的肝硬化还会引起肝腹水、胃出血,甚至昏迷。
所以,千万不能等到“不舒服”才去查肝脏。特别是本身有乙肝、丙肝、长期喝酒、患有脂肪肝的人群,更要定期查肝功能和B超。
酒,真的是“伤肝大户”
在日常门诊中,很多人一听肝硬化,就问:“是不是只有得乙肝的人才会得?”其实不然。现在临床发现,长期大量喝酒的人,是肝硬化的高发人群之一。
肝脏就像一个过滤器,酒精进去后,需要靠它来代谢掉。但酒精本身对肝细胞就有很强的毒性。长期喝酒的人,肝脏会慢慢出现脂肪沉积、肝细胞坏死,最后一步步发展成肝硬化。
特别是一些中老年男性,年轻时应酬多、喝酒多,年纪大了以后肝功能慢慢下降,才发现肝已经“扛不住了”。
等到肚子上鼓起青筋、脸黄眼黄、肚子越来越大,再去检查,往往已经是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戒酒,是保护肝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吃得太好”,也会让肝“变硬”
有些人不喝酒、也没有乙肝,却查出肝硬化,很多人都想不通。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富贵病”也会伤肝,比如脂肪肝。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顿顿大鱼大肉,运动又少,肚子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脂肪堆积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
如果不加以控制,脂肪肝也会引起肝细胞损伤,久而久之,也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特别是那些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的“三高”人群,更要注意。
脂肪肝和高血脂、高血糖常常是“好兄弟”,一起伤肝。要防止脂肪肝导致肝硬化,就得从饮食和生活方式入手,多吃苦瓜、南瓜、燕麦、黄豆、红薯、绿叶菜,少吃油炸、高脂、甜食,多动一动,控制体重。
肝硬化并非“绝路”,关键在早发现早控制
很多人一听“硬化”两个字就害怕,以为这是不治之症。其实,只要发现得早,积极控制病因,肝硬化是可以稳定住的,有些甚至是可以逆转的。
比如乙肝引起的肝硬化,现在有非常成熟的抗病毒药物,比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能有效压制病毒,保护肝功能。
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关键是控制体重、管住嘴、迈开腿。哪怕不吃药,生活方式改变了,肝脏也能慢慢恢复。
酒精性肝硬化,最重要的就是戒酒,哪怕已经出现青筋暴突的征象,只要及时戒酒、配合治疗,肝功能往往能有所改善。
所以,肝硬化并不是“判死刑”,但必须早发现、早管理,不可拖延。
生活中,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肝?
第一,管住嘴。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西兰花、菠菜、苦瓜、胡萝卜这些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的食物。主食选择粗粮,比如燕麦、玉米、红薯,少吃油腻、甜腻、加工食品。
第二,管住酒。不管是白酒、啤酒、药酒,只要是酒,对肝都是负担。哪怕“每天就喝一小杯”,日积月累也容易出问题。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更要注意。
第三,多活动。不是要跑马拉松,每天坚持30分钟快走、做做广播体操、跳跳广场舞,都对肝脏有好处。肥胖是脂肪肝的温床,动起来才能让肝轻松。
第四,定期查。尤其是本身有肝病史的人,一定要每年做一次肝功能、肝B超,必要时加查甲胎蛋白和肝弹性检查。早发现,早干预,肝硬化是可以“扭转乾坤”的。
第五,别乱吃药。很多人喜欢吃保健品、偏方、草药,但很多东西对肝有毒性,吃坏了反而加重肝损伤。用药一定要听医生的,别自己乱来。
总结:肝脏不会“喊痛”,但身体会“说话”
肚子上青筋暴突,不是“老了”的正常现象,而是身体在给你敲警钟。特别是那些有肝病风险的人群,更要留心这些细节。
肝病不怕,怕的是发现太晚。只要我们日常多注意饮食、控制体重、不喝酒、定期检查,很多肝硬化都是可以防住的。
身体就像一台机器,肝脏是最重要的“发动机”。保住了肝,才能开好人生这辆车。希望每一位叔叔阿姨都能重视肝脏健康,把小毛病掐在萌芽里,活得更健康、更长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6): 421-440.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3]中国医师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21年修订版)[J]. 中华内科杂志, 2021, 60(12): 1012-1020.
来源:中医张大夫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