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作家的莲都观察 ——文化“新三样”破圈出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5:15 1

摘要:“在古堰画乡的美景里,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王维古诗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好画面,美丽的文字和眼前的景色相得益彰,这就是美丽中国的魅力。”9月22日—25日,“美丽中国国际写作计划”采风活动走进浙江丽水,参观莲都、龙泉各个点位后,18位中外作家再聚古堰画乡

(通讯员 蓝倞 吴勇霞 郑丹)“在古堰画乡的美景里,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王维古诗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好画面,美丽的文字和眼前的景色相得益彰,这就是美丽中国的魅力。”9月22日—25日,“美丽中国国际写作计划”采风活动走进浙江丽水,参观莲都、龙泉各个点位后,18位中外作家再聚古堰画乡艺术中心,就“文学创作的国际化视野与他们眼中的美丽中国”等文学话题展开对话,来自埃及的汉学家、博士李暮在对话中感叹。

围绕“地域文脉”与“国际视野”,共探文学的温度与广度。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的中外作家,在短短4天时间里,倾情感受了文化莲都的非凡魅力——这座深藏在浙西南的山区小城,用独特的自然人文风情,孕育着勃勃生机的文化产业,推动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影视剧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在这里萌芽发生,甚至破圈出海。

9月22日,中外作家一行首先来到丽水市唯一的畲族建制镇——莲都区老竹镇。畲族山歌舞蹈、婚嫁、祭祀习俗等彰显民族特色的表演一一上演,让嘉宾们沉浸其中。

伊朗Great Media传媒公司总裁麦赫迪·扎尔扎德用视频录下了独特的少数民族迎宾仪式,他感慨道:“旋律中蕴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情感,即使语言不通,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随后,作家们品尝宝塔茶,兴致盎然加入竹竿舞的体验,感受莲都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学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人很难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非遗共富工坊,作家们打麻糍、体验彩带编织和苔藓微景观制作。科幻作家宝树对苔藓微景观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说:“微小的苔藓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循环与科幻作品中构建的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畲族婚嫁表演成为活动的高潮。被选中扮演“新郎”的普德在完成“拦路对歌”等环节后兴奋地表示,“我来自尼泊尔,这场表演让我看到了文化之间的共通性。民俗虽然形式各异,但表达的情感是相通的。”畲族婚嫁表演不仅是一场文化展示,更将莲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体验、可感知的文旅产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美丽乡土里的独特故事,也是文化输出和文学创作的一片沃土。

次日,作家们转赴古堰画乡。这里不仅有始建于南朝的通济堰,还是“丽水巴比松”画派的发源地。中国台湾作家陈天慈漫步在古街上,欣赏着沿街的画廊和工作室,“这里的艺术氛围非常特别,自然风光与人文创作完美融合,让人流连忘返。”

来自韩国的朴努力,主要研究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来到莲都后,她被古堰画乡的宁静打动,“在现代社会,很难找到这样一处能让心灵安静下来的地方,这里的古樟、流水和青石板路,都散发着一种原生态的美感。”而致力于推广中国网络文学的孟加拉国安帝丝则对莲都的文创产品印象深刻,“这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元素,又符合现代审美,是非常成功的文化创新案例。”

“中国文学一直关注着乡土情怀,沈从文有湘西,李娟有自己的阿勒泰,莲都也有自己的特质,可以把这些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融入创作中,形成独特的IP。”在对话活动中,散文作家周华诚表示,他详细阐述了真实地理与文学地理之间的“融合密码”。

文化的厚度和文学的温度,关系着一座城市发展的高度。作为处州府治所在地,1400多年的建城史造就了莲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葛洪、李邕、米芾等书法名家曾在南明山留下摩崖石刻,秦观、陆游、范成大等文学大家也在这里创作了许多描绘瓯江山水的诗作。在中外交流活动中,莲都也一直活跃其中。历史上保定窑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当代的“丽水巴比松”画派成为中法艺术互鉴的连接点。

近年来,网络文学也在这里兴起。一批莲都籍8090青年作家活跃在番茄、七猫等主流网络文学平台。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实践点也落户古堰画乡。一场场走进莲都的采风活动,带来了笔尖与山水的深度对话。

“去年11月,莲都区网络作家协会正式成立,我们会员中市网协会员有30人,占全市网络作家协会的25%,其中,含中国作协会员2人、省‘新荷计划’人才3人、省‘新雨计划’人才7人、上榜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1人,会员作品已出海12部,获国家级、省级重点扶持共7部,占全市获省级以上扶持的网文作品数50%。”莲都区网络作家协会主席洛施表示。

同时,优美的风景也带来了影视取景地的新发展。近年来,莲都凭借古堰画乡、碧湖周巷村等优质山水景观资源,累计吸引《两个人的小森林》《恋恋茶园》等30余部影视作品前来取景,其中出海作品6部。莲都区目前共注册了30家相关影视企业、工作室。在网游发展上,《蛋仔派对》等热门游戏中植入了古堰画乡等特色场景,形成线上游戏场景与线下主题嘉年华的联动模式,为区域网游产业发展积累了场景开发、IP 联动的初步经验。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进步,文学也是如此。今年,古堰画乡所在的大港头镇,入选了全省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城镇试点,一座中外文学对话的会客厅正在展露雏形。

“文化出海‘新三样’不是孤立的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而是在现代世界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的长期交流互鉴、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不断深化与缔结出的成果。”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夏烈多次来到丽水采风讲座,对丽水乃至莲都的文学出圈深有理解,他说,当地风土人情、经济发展都能为在地作家提供创作灵感。

采风活动结束了,没有结束的是莲都的文化生长与创作回响。山水轮回见,这里正以生生不息的文化探索,为 “美丽中国” 的时代笔墨提供更富温度的书写坐标。

正如希腊作家联盟成员塔索斯·拉波洛布洛斯(Tassos Lampropoulos)发出的感慨:“Please use your heart and listen carefully. I am sure you will notice that the whispers from Lishui glorious past, speak of linking ancient wisdom with the present moment and with a peaceful future for all man kind.”

(请静心聆听:您定能感受到丽水辉煌过往的低语,正在诉说如何将古老智慧与当下时刻相连,为全人类谱写和平未来的篇章。)

来源:数字生活in丽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