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全世界承认对华焦虑、彻夜难眠,现场上万MAGA瞬间全都懵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03 02:33 1

摘要:4月29日,特朗普参加密歇根州MAGA“胜利大会”时,对着媒体的镜头亲口承认:"我常因思考如何让中国屈服而彻夜难眠",台下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支持者们彷佛一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尴尬对视不知如何回应。

4月29日,特朗普参加密歇根州MAGA“胜利大会”时,对着媒体的镜头亲口承认:"我常因思考如何让中国屈服而彻夜难眠",台下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支持者们彷佛一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尴尬对视不知如何回应。

据美媒福克斯报道,视频《不跪》在美国社交平台和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媒体对中国如此强硬感到不可思议。特朗普原本试图通过对比拜登时代展现强硬的策略,却在《不跪》视频热播后被逼的进退维谷。《华尔街日报》统计,特朗普政府前三个月签署的139项行政令数量直追拜登四年任期,但其中80多项正深陷诉讼泥潭,这种高频率的政策震荡正在透支美国政府信誉。

观察人士注意到,特朗普的"失眠宣言"恰逢其关税政策遭遇空前反弹的关键节点。美国汽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5%的汽车关税使本土车企成本激增数千美元,直接导致标准普尔500指数在百日新政期间下挫8%。这种经济压力正通过政治管道反噬白宫,正如财政部长贝森特不得不公开辩解"关税战略需要战略不确定性",而农业部长罗林斯则用"百种民调百种结论"的托词搪塞质疑。这种官方说辞与行业现实的两极分化,暴露出特朗普团队在"硬汉人设"与现实状况间的两难。

在《华盛顿邮报》/ABC的联合民调中,62%受访者认为政府过度关注关税而忽视物价调控,这种民意转向迫使白宫近期悄然调整汽车关税细则:允许车企申请已缴关税退税,放宽关键零部件进口限制。这种"战术性后撤"与其说是政策修正,不如视为政治止损。毕竟加拿大总理卡尼直斥关税是"对盟友的直接攻击"、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在电视辩论中誓言捍卫本国利益,特朗普理想中构筑的那个"关税同盟"已然土崩瓦解。

特朗普的焦虑还来源于美国战略工具箱见底了。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战略不确定性"制造谈判筹码的战术,在遭遇中国与170多国持续扩大的贸易网络时显得力不从心。就像《外交政策》专栏作家克洛尼格指出的,白宫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美国优先""责任失衡论"和"以升级求缓和",在现实碰撞中正显现出理论层面的先天缺陷。当韩国重启核武库讨论、欧洲加速国防自主化,这些盟友的"避险操作"其实是对美国领导力失去信心。

不过,将特朗普的转变简单归结为"示弱"可能失之偏颇。从其宣布将重心转向贸易协议与和平谈判的"百日新政2.0计划",到酝酿中的"对华关税加码至40%"的鹰派方案,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摇摆恰恰是特朗普式博弈的精髓。就像他在密歇根演讲中既释放焦虑信号,又高调宣布汽车行业补贴政策的矛盾姿态,这种策略既能安抚国内产业,又为后续谈判埋下伏笔。

中美贸易战中,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美国传统盟友开始在经济合作与技术标准领域"向东看",加州州长提议绕开联邦政府和平贸易,这些变量都在打破特朗普臆想中的剧本。世界正在学习与"两个平行体系"共存——而特朗普的"失眠时刻",不过是面对这个历史进程发展趋势的无能为力罢了。

来源:白杨观察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