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新书发布:解锁殷商玉器的神秘密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6 18:19 2

摘要:殷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玉器作为殷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关键实物资料。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杜金鹏先生的新书《殷墟亚长

殷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玉器作为殷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关键实物资料。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杜金鹏先生的新书《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以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视角聚焦殷墟亚长墓玉石器,通过多学科融合研究方式,对亚长墓出土玉石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5月14日、15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河南文物考古学会主办,大象出版社承办的殷商玉文化研讨会暨《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新书发布会在殷墟博物馆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杭州、安徽、河南等地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高校学生齐聚安阳,畅谈《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一书的价值与意义,并对殷商玉文化的发展、传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由殷墟博物馆副馆长郭卫兵主持,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孟良分别从学术价值与出版价值的角度致辞,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总结发言。杜金鹏则和大家分享了《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一书的写作过程与心得,多位专家针对书中的创新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该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是杜金鹏在继殷墟妇好墓玉石器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的又一有力尝试,而亚长墓作为殷墟考古发掘史上迄今发掘最科学、最规范,出土文物最丰富,墓主人身份特殊且地位显赫,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极高的一座殷商贵族墓葬,对其中出土的228件玉器的研究,在中华文明体系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体现与诠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杜金鹏在发布会上所言:“玉器是中国文明的最大窗口与切入点,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殊不知‘美玉万年中华魂,殷墟玉名天下传’,因此要想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史,了解殷墟商文化魅力,有必要从玉器开始。”

该书除选取玉器作为切口,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文明守正创新方面颇有推动意义外,在玉器研究方法论上也有诸多创新。徐天进在会上多次称赞,该书新意迭出,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如以古文字学讨论玉器名称,以统计学的方法来探讨材质和器类的关系,以玉器的组合和功用来分析族群等,均体现了考古学家的独特视野。张昌平以“三新”评价该书,认为该书体现了“新技术”“新视角”与“新贡献”。袁广阔认为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有极大启发意义,如建立了甲骨文、金文与玉器的互证关系,以考古发掘第一现场作为首要的研究资料,充分利用科技考古的成果等。而杜金鹏也坦言,他希望通过解放思想来守正创新,一方面研究要继承传统古玉研究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要聚焦考古现场,统筹好遗址与玉器的关系、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以亚长墓玉石器研究推动整个殷墟玉器研究的发展。

在殷商玉文化讨论阶段,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邓聪、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座教授张友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王荣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良智等分别就殷墟式牙璋、科技赋能古代玉器研究、妇好墓红玛瑙串、长江中游肖家屋脊文化玉器新发现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

据悉,《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是大象出版社自2022年开始施行的“夏商文明融合出版工程”中的优秀图书之一,该工程以纸书出版为基础,融合出版为方向,新媒体传播为手段,力求推出一批促进学术研究发展、普及传播夏商文明相关知识的考古文献、高端学术专著与通俗读物。此次《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的顺利出版对推动以考古诠释中国文明及考古成果的科学普及、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蔡琳/文 赵墨波/图

见习编辑 武辰婕

校对 吕淑丽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