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武纪从低位飙升十倍的行情仍在被市场热议,这种由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共振催生的爆发性行情,让投资者纷纷寻找下一个潜力赛道。当下军工、科技、创新药三大板块均呈现高景气度,军工受益于订单放量与新质生产力崛起,科技延续技术突破主线,创新药迎来出海与研发双爆发。究竟哪个
寒武纪从低位飙升十倍的行情仍在被市场热议,这种由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共振催生的爆发性行情,让投资者纷纷寻找下一个潜力赛道。当下军工、科技、创新药三大板块均呈现高景气度,军工受益于订单放量与新质生产力崛起,科技延续技术突破主线,创新药迎来出海与研发双爆发。究竟哪个板块能接棒成为下一个十倍窗口?本文从驱动逻辑、龙头实力、风险与潜力三大维度深度拆解,助你看清脉络。
军工板块的核心逻辑已从 “事件催化” 转向 “业绩确定性增长”,2025 年国防预算达 17846.65 亿元,同比增长 7.2%,其中装备采购占比提升至 42%,叠加 “十四五” 收官期订单集中释放,行业进入高增长通道。尤其是无人机、航空装备等新质战斗力领域,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
中航成飞堪称板块 “业绩猛兽”,作为歼 - 20、歼 - 10 系列核心制造商,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激增 915.84%,净利润增长 675.74%,手握超 800 亿元订单储备,同时还承担 C919 机身结构件供应,军品民品双轮驱动下增长确定性极强。航天彩虹则在军贸领域大放异彩,作为全球第二大军用无人机企业,其彩虹 - 7 隐身无人机斩获沙特 20 亿美元大额订单,中东市场占比高达 60%,低空经济政策落地后又拓展民用物流场景,2025 年无人机业务收入占比将突破 40%,年内股价已上涨 136%。
航发动力的长期价值同样值得关注,作为国内唯一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商,虽然一季度因研发投入导致净利润下滑,但合同负债高达 210 亿元,WS-15 发动机已实现量产,WS-20 预计下半年装机试飞,存量发动机大修市场还将贡献超百亿增量空间,技术壁垒与市场垄断性形成强大护城河。
驱动军工板块的核心力量在于 “需求刚性 + 供给升级”:地缘政治推升军贸需求,国内装备更新加速带来订单爆发,而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新领域打开万亿市场;风险点则集中在估值与产能,部分主机厂 PE 达 71 倍,高溢价需业绩持续兑现支撑,且核心部件产能爬坡可能影响交付节奏。
科技板块延续 “技术突破 — 场景应用 — 商业变现” 的良性循环,相较于此前 AI 芯片的单点爆发,2025 年呈现多细分赛道齐头并进的格局,光模块、人形机器人、工业软件等领域均诞生翻倍龙头。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迭代速度与商业化落地效率,具备核心技术且能快速转化为业绩的企业更具潜力。
工业富联成为科技板块的 “新标杆”,凭借 AI 服务器与智能制造双主线,年内股价大涨超 230%,市值突破万亿元,成为 TMT 板块首只万亿市值企业。其深度绑定全球头部科技企业,AI 服务器出货量占全球 30% 以上,随着算力需求持续爆发,订单已排产至 2026 年一季度,业绩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超 50%。新易盛则在光模块领域上演 “业绩狂飙”,受益于 800G 光模块全球渗透率提升,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近 283%,净利润增幅达 356%,产品已进入微软、谷歌等国际巨头供应链,海外收入占比超 70%。
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优必选同样值得关注,近期与国内知名企业签订 2.5 亿元具身智能机器人采购合同,验证了商业化价值。特斯拉将 Optimus 提升至核心战略,更带动整个产业链升温,优必选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复制此前 AI 芯片的爆发路径。
科技板块的驱动逻辑是 “技术迭代 + 全球需求”,大模型、算力硬件、机器人等技术突破持续创造新需求,全球化布局则打开增长空间;但风险也不容忽视,技术路线变更可能导致企业被颠覆,且部分概念炒作个股缺乏业绩支撑,如某 AI 相关企业年内大涨后,中报显示净利润仅增长 5%,估值泡沫需警惕。
创新药板块告别此前的政策压制,迎来 “研发突破 + 商业化加速” 的黄金期,2025 年上半年 BD 交易总金额达 608 亿美元,超 2024 年全年总额,ADC、GLP-1 等前沿疗法成为出海主力,板块从 “估值修复” 转向 “成长兑现”。核心逻辑在于国产替代与全球化拓展,具备重磅管线与出海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恒瑞医药作为传统药企转型创新药的标杆,2025 年迎来关键拐点,创新药收入占比有望突破 60%。PD-1 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持续拓展肝癌、胃癌等适应症,ADC 药物 SHR-A1811 进入 III 期数据读出阶段,双抗平台产品也步入商业化前期,叠加仿制药集采压力消化完毕,业绩增速有望领跑行业。百济神州则以国际化见长,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 2024 年全球销售额超 26 亿美元,2025 年美国、欧盟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新适应症获批将进一步推动放量,BCL-2 抑制剂、PD-1 海外 III 期数据若取得突破,将再添增长极。
翰宇药业凭借细分赛道突破实现业绩爆发,其利拉鲁肽获 FDA 首仿批准,GLP-1 原料药订单激增,全球化收入占比达 70%,中报净利润预增 1470%-1664%,成为创新药板块的 “黑马”。药明康德作为 CXO 全球龙头,在 ADC 领域市占率领先,海外订单占比 80%,上半年净利润增长 102%,深度受益于全球创新药研发外包需求。
创新药板块的驱动力量是 “政策红利 + 产业升级”,医保目录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拓宽支付渠道,审评审批加速推动管线落地;但高研发风险仍是最大不确定性,临床失败率超 60%,某企业 ADC 药物 III 期数据未达预期,股价单日暴跌 20%,管线进度成为企业估值的核心变量。
从确定性看,军工板块居首。中航成飞、航天彩虹等龙头手握大额订单,业绩增长可预测性强,国防预算与军贸需求形成双重保障,适合追求稳健增长的投资者;从弹性看,科技板块更具优势,工业富联、新易盛等企业处于技术爆发期,全球化市场空间广阔,若技术路线持续领先,有望复制寒武纪的十倍行情;从成长空间看,创新药板块潜力最大,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的管线储备丰富,出海市场才刚打开,长期增长天花板高,但需承受研发不确定性。
从风险角度看,军工板块估值较高,科技板块技术迭代风险大,创新药板块研发失败风险突出。综合来看,科技板块的光模块、人形机器人细分赛道与创新药的 ADC、出海龙头更具十倍潜力,前者有技术突破与全球需求共振,后者进入业绩兑现期且成长空间广阔;军工板块则更适合中长期配置,短期爆发弹性稍弱。
寒武纪的十倍行情并非偶然,而是技术突破与业绩爆发的必然结果。无论军工、科技还是创新药,能成为下一个十倍标的的企业,都需具备 “核心技术壁垒 + 明确业绩增长路径”。军工看订单兑现,科技看技术落地,创新药看管线进展,远离纯概念炒作,聚焦有实质业绩支撑的龙头,才能在市场波动中把握真正的机会。
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开财报、行业研报及交易所公告,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关注我,后续持续跟踪三大板块龙头动态,拆解更多产业机会与风险点!
来源:小南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