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市场新风向 低糖文创与跨界融合成市场新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0:15 1

摘要:中秋佳节临近,月饼市场日渐升温。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场上的月饼不仅在口味上推陈出新,更在文化创意和健康理念上做足了文章,呈现出“传统与创新碰撞”的鲜明特点。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市场日渐升温。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场上的月饼不仅在口味上推陈出新,更在文化创意和健康理念上做足了文章,呈现出“传统与创新碰撞”的鲜明特点。

健康新风 低糖杂粮引领市场变革

9月22日,在2025郑州华南城第9届中秋月饼展现场,琳琅满目的月饼礼盒吸引了众多前来采购的市民和客商,其中低糖健康系列产品格外引人注目。稻香村推出“糖含量

“近年来,健康饮食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各大品牌陆续推出低糖月饼,今年还出现许多用健康杂粮当作馅料的月饼。”在现场布展的经销商李女士介绍,传统月饼高糖高油的特点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低糖配方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正在挑选月饼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家里有老人血糖偏高,以往中秋节吃月饼总是很“克制”,今年,她特意来这里选择低糖月饼。“你看,这款标注着‘低糖’的月饼,用的是麦芽糖醇,对血糖影响小,我准备买一盒给父母尝尝。”张女士说。

据悉,不少品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开始布局低糖低脂月饼市场。以省内著名月饼品牌九头崖为例,其早在2008年就已开始研发低糖低脂低热“三低”月饼,推出的低糖红豆、低糖枣泥等口味的月饼,至今仍广受市场欢迎。

“月饼的生产、销售一般处于高温季,低糖月饼保存相对困难,所以目前传统月饼仍是主流,但健康是月饼发展的新趋势。”常年从事糕点生产的王闯表示,“现在不少低糖月饼以荔浦芋头、焦作山药、山东紫薯和烟薯为馅料,厂家会在保障口感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含糖量,并采用真空包装,以此延长保存期。”

文化赋能 月饼讲好中国故事

除了内在健康化,月饼的外包装也文化味十足。记者在中秋月饼展现场看到,有的包装像厚厚的精美书籍册,有的包装成中式古代食盒,还有的是新中式古风月饼礼盒,拆开以后能获得意外之礼——“珠光宝气”的发簪。

陶老大今年推出的“茶味流心月饼”,不仅融入了河南特产毛尖的清香,还在月饼上压制充满人文气息的图画,以契合传统佳节中秋节的文化底蕴。九头崖则推出国潮河南系列月饼,在包装与设计上大胆创新,将河南的元素巧妙融入,让礼盒成为一件集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艺术品。无论是开封的古韵、洛阳的厚重,还是嵩山的巍峨,都在这一抹精致的图案中得以展现,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来自中原大地的独特魅力。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情怀买单,颜值高、有文创属性的月饼礼盒卖得更好。”参加当天展会的舒茗源茶业负责人表示,“中秋节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气息的节日,大家在这一天与家人欢聚一堂,当然更喜欢那些包装精美、充满寓意、有鲜明特色的产品。”

不少现场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购买这类月饼,一部分是自用,另一部分则是准备送给亲友,“有文化底蕴,又不失趣味,比千篇一律的传统礼盒更有新意。”

从事品牌营销多年的某品牌区域代理人陈先生认为,文创月饼的兴起,反映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产品精神属性和情感价值的看重。“月饼本身同质化程度高,但通过文创设计,赋予了它独特的叙事能力和美学价值。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盒月饼,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和身份认同。这对于品牌来说,是提升附加值、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绝佳机会。”

跨界融合 打破传统边界 创造无限可能

如果说低糖和文创是月饼市场的“内涵”与“颜值”升级,那么“跨界融合”则为其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今年的月饼市场,跨界玩家层出不穷,玩法也令人眼花缭乱。

餐饮品牌推出自有月饼已是常态,而一些看似与食品毫不相干的企业也纷纷加入战局。博物馆、医院等机构纷纷跨界进军月饼市场,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新趋势。

河南博物院与香雪儿的联名月饼礼盒,直接把“文化底蕴”和“舌尖美味”打包,每一个月饼包装盒上都印着不同的河南博物院元素,可谓仪式感拉满。古茗茶饮今年首次推出月饼礼盒,将其招牌的芝士奶盖、多肉葡萄等口味融入月饼馅料,受到年轻粉丝的热捧。甚至一些游戏公司、文创IP也纷纷推出定制月饼,将虚拟世界的情感投射到实体产品中,完成了线上流量到线下消费的转化,深受消费者青睐。

这种跨界合作带来了双赢的效果。“厂家提供传统技艺和品质保证,设计师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传播渠道,这是一种很好的互补。”王闯认为,跨界融合让传统月饼行业接触到了新的消费群体和营销模式,激发了行业的发展活力。

但王闯也坦言:“归根结底,无论概念如何翻新,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安全、美味永远是基石。新的趋势反映了消费市场的升级和分化,厂家需要在创新和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