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09:01 1

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9月24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就全球气候治理提出重要主张,并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强调中国有决心、有信心兑现承诺。

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9月24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就全球气候治理提出重要主张,并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强调中国有决心、有信心兑现承诺。

近年来,我国扎实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成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日前(9月16日),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这是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工程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度绿色清洁电能,相当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可替代标准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言乐:工程不仅极大缓解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用电压力,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结构,同时也为西藏的清洁能源开发与外送提供了关键通道,对推动全国范围的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20年9月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以来,我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还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为世界提供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在今年4月的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

作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中国在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我国首个火电厂掺氨深度调峰项目日前取得新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建刚表示,大比例掺氨清洁高效燃烧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将产生深远影响。

李建刚:我们既要能源安全,又要“双碳”,那么我们要解决的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首先在电站。这次我们的试验,向世界展示了氢氨可以作为我们人类安全能源的保证之一。

从“绿”电点亮生活到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升级,从开发节能建筑到生活垃圾减量……中国扎实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今年8月,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正式启用。除了光伏发电,这座大楼还通过梯次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实现100%绿能替代。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主任赵越:超阶零碳大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完整的能源生态系统。实现了100%绿电的自给自足,形成了零碳建筑的新模式。

随着国土绿化行动的推进,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据测算,全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截至9月2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超过7.23亿吨。

作为全国首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省,江西积极探索将森林碳汇价值纳入生态补偿机制。在赣州市崇义县,林木的固碳能力正转化为林农的“生态收入”。

赣州市崇义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肖永有:每亩林子每年能固多少碳,能开发多少碳汇,能卖多少钱,都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林子长得越好,固碳能力就越强,老百姓的碳汇收益就越来越高。

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坚定应对气候变化、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