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金秋时节的武镇闹林沟村,黄米馍馍的香气漫过村道,电商直播间里“丑苹果”的推介声此起彼伏。从传统小吃作坊到规模化产业基地,从本地集市到全国市场,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以精准电力服务为笔,为村子“党建引领、产业兴村”的发展路径注入强劲动能,让“一村一
9月28日,金秋时节的武镇闹林沟村,黄米馍馍的香气漫过村道,电商直播间里“丑苹果”的推介声此起彼伏。从传统小吃作坊到规模化产业基地,从本地集市到全国市场,国网榆林市横山区供电公司以精准电力服务为笔,为村子“党建引领、产业兴村”的发展路径注入强劲动能,让“一村一品”的致富图景愈发清晰。
“以前做油馍馍靠柴火灶,一天顶多做50斤,还常因电压不稳让电动和面机‘罢工’;现在电足了,换成电烤箱、电蒸笼,一天能做300斤,电费反而比买柴火省20多块!”王庄组的孙维民边操作设备边算起账。随着村里特色小吃产业从“家常”走向“量产”,原有电网已难以承载集中加工的用电需求。横山公司主动对接村经济合作社,实施电网升级,新建10千伏线路1.3公里,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2台,将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5%,彻底解决了12家核心加工户的用电瓶颈。如今,村里每年加工20余吨黄米、糯米原料,电力设备的高效运转让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倍以上。
产业规模化离不开标准化支撑,而稳定电力正是“四统一”管理模式的核心保障。在村集体食品加工中心,电筛机、揉面机、真空包装机依次排开,全程电气化生产让黄米馍馍、杂面等产品实现“口感统一、品质稳定”。“供电公司给我们建了专属配电室,还配套了智能电表,能实时监测加工设备的用电量和负荷变化。”合作社负责人郭岗介绍,电力部门建立“一户一策”用电档案,组建党员服务队每月开展设备巡检,今年以来已排除线路老化、设备过载等隐患17处,确保生产旺季“零停电”。可靠电力加持下,村里的特色小吃不仅站稳西安、兰州等城市的展销会,更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年销售额较电网升级前增长120万元。
电力赋能的触角同样延伸到果园深处。闹林沟村的“丑苹果”种植基地里,150亩果园配套了电动灌溉系统和智能监测设备,依托稳定电力实现精准补水施肥。“以前浇水靠人力,30亩地得浇3天;现在电泵一开,1天就能浇完整个果园,每亩还能节水30%。”基地负责人范广宏指着田埂上的配电箱说。针对苹果产业用电需求,供电公司推出“三保”服务:灌溉期增派6人巡检队保障线路畅通,采摘期为2座保鲜冷库升级供电专线,销售期为直播电商开通24小时用电响应通道。今年,“丑苹果”亩产达3000斤,冷库的恒温存储让苹果保质期延长至6个月,溢价空间提升25%,仅苹果产业就带动村民户均增收4000元。
“下一步我们要搞预包装生产线,还计划扩大直播带货规模,电力得提前跟上!”面对乡村振兴的新规划,横山公司已完成前期勘察,预留了深加工车间和电商仓储中心的用电接口。夕阳下,加工车间的灯光与果园的输电塔交相辉映,电流在银线中奔涌,既催动着机器轰鸣,也承载着村民的增收希望。从柴火灶到电气化,从零散种植到品牌产业,横山公司用精准电力服务,让闹林沟村的“香味”飘得更远,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供稿:国网榆林横山供电公司)
责编:张颖
编辑:张瑶
来源:陕西政企网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