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品牌营销课堂:从地域风味到国民美食的破圈逻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00:00 1

摘要:近期,江西小炒以4.6万家全国门店、半年新增4800家的扩张速度引发关注,在预制菜席卷餐饮市场的当下,这个非八大菜系的品类不仅站稳脚跟,更成为浙江等地区的“国民美食”。

近期,江西小炒以4.6万家全国门店、半年新增4800家的扩张速度引发关注,在预制菜席卷餐饮市场的当下,这个非八大菜系的品类不仅站稳脚跟,更成为浙江等地区的“国民美食”。

江西小炒发源于江西,它爆火的原因是点菜方式主打一个old school,点菜不是看菜单,而是看着冰柜里的食材,用食材当菜谱,用菜谱当招牌,其爆发背后藏着精准的营销逻辑与对消费需求的深刻洞察。

从价值定位来看,江西小炒精准踩中了餐饮市场的需求缺口。

预制菜引发的信任危机让消费者对“新鲜”“现制”的诉求空前强烈,而江西小炒以“现点现炒”为核心的定位恰好回应了这一痛点。

门店门口的保鲜柜既是食材展示区,也是信任背书场,看菜点单的模式让消费者直观看到新鲜度,甚至能自主搭配食材、调整口味,这种可定制化体验构建了独特的价值差异。

同时,15至40元的客单价形成极致性价比,用奶茶钱吃现炒菜的成本优势,精准匹配了打工人、白领等群体的消费能力,在高端餐饮与廉价预制菜之间开辟出黄金市场带。

传播层面,江西小炒走出了草根自发+政府助推的特色路径。

早期依托老乡传帮带模式,江西乐平等地从业者抱团在浙江等地开店,形成高密度门店集群,这种物理布局本身就是最直接的线下传播,让街头烟火气成为品类标签。

随着品类升温,抖音37亿次播放的话题量印证了其线上爆发力,消费者自发分享的“锅气十足”“性价比惊艳”等内容,构成了真实可信的口碑传播链。

政府层面则通过发布统一标识、举办全国大赛等动作,将草根品类升级为公共品牌,既规范了品质标准,也提升了品类的全国认知度。

运营体系的轻量化与灵活性是其规模化的核心支撑。

江西小炒多采用夫妻店模式,省去了连锁管理的复杂成本,丈夫掌勺、妻子服务的架构保证了出品稳定性与服务温度,这种人情味正是连锁餐饮缺失的竞争力。

供应链上,地方政府牵头搭建的农餐对接平台解决了食材损耗问题,首趟乐平至浙江的蔬菜专车可供应300家门店,既降低了采购成本,也保证了口味正宗。

而无固定菜单的模式则赋予门店极强的适配性,能根据当地食材与口味偏好灵活调整,实现千人千店却味归本源。

江西小炒的成功,本质是精准落地需求-价值-传播营销闭环的结果,这不仅是其从地域风味走向国民美食的关键,更给其他餐饮品牌提供了可复用的参考路径。

需求端,它精准捕捉预制菜时代的消费痛点:打消新鲜焦虑,贴合大众消费力,还支持食材搭配、辣度调整满足个性化需求。

这对地方小吃品牌的启示是,无需盲目升级高端,可聚焦平价现制的需求缺口,用可视化的新鲜展示化解消费者对预制食材的顾虑。

价值端,它靠扎实体验构建信任:保鲜柜、明档厨房让新鲜锅气可视化,并且保证口味稳定。

这对连锁餐饮品牌的借鉴在于,别依赖广告空谈品质,可通过透明化制作等方式,将抽象的“好”转化为消费者能感知的细节,提升信任度。

运营端,它以轻量化模式实现复制:夫妻店、老乡合伙降低管理成本,政府农餐对接平台解决食材供应,无固定菜单灵活适配本地口味。

这对想跨区域扩张的地域餐饮来说,无需强行标准化,可通过核心食材统一供应+本地辅料灵活调整的模式,在保特色的同时降低扩张门槛,快速融入新市场。

来源:萌宠狂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