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见过有人在机场安检口蹲在地上狂啃榴莲吗?检测仪 “嘀嘀” 响的瞬间,两个人手忙脚乱剥开果壳,黏糊糊的果肉往嘴里塞,10 分钟硬是把 7 斤榴莲吃了个精光。
你见过有人在机场安检口蹲在地上狂啃榴莲吗?检测仪 “嘀嘀” 响的瞬间,两个人手忙脚乱剥开果壳,黏糊糊的果肉往嘴里塞,10 分钟硬是把 7 斤榴莲吃了个精光。
嘴角还挂着果肉残渣,他们抹了把汗说:“吃完连打个嗝都带着榴莲味,这辈子不想再碰这东西了。” 可谁愿意这么狼狈?还不是因为榴莲带不走,扔了又心疼。
这样的事早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有俩姑娘带着三个榴莲过安检,光买榴莲就花了近四百块。安检员说不能带,俩人舍不得扔,干脆在大厅喊:“有没有爱吃榴莲的?免费吃!”
最后连路过的大叔都来帮忙,可还是剩了不少。后来她们想把果肉装保温杯给孩子带回去,结果又被拦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倒进垃圾桶,眼圈都红了。
有人可能会说:“早不知道榴莲不能带上飞机吗?” 其实民航局早有规定,像榴莲这种气味特别大的东西,不管是随身带还是托运都不行。
你想啊,飞机客舱就像个密不透风的小房间,榴莲味一散开来,喜欢的人觉得香,不喜欢的人可能当场就想吐。2018 年民航数据显示,当年运输了 6.1 亿人次,投诉量却降了 16.1%,靠的就是这些保障大家舒服出行的规则。
可规则之外,是普通人的 “肉疼”。现在好点的榴莲一斤要五六十块,7 斤就是三四百块,相当于不少人几天的工资。扔了?谁不心疼那点钱。
不光是榴莲,机场每天都在上演类似的纠结。有人为了带个打火机,藏在袜子里、袖口上,一天就能查出好几起;还有人把银元用塑料膜绑在腰上,想蒙混过关,最后还是被发现。
这些人不是故意要违反规则,更多是抱着 “说不定能过” 的侥幸,或是真不知道规定。就像网友说的:“这场景跟《人在囧途》里喝牛奶一模一样,又好笑又心疼。”
也有网友提建议:“机场能不能设个临时寄存点啊?或者寄快递也行,总比扔了强。” 还有人说:“要是买票的时候能多提醒几句,也不会有人白花钱了。”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规则太严,而是怎么让规则更 “贴心”。2008 年有组数据,当年民航的有效投诉里,有 33 件都是说机场服务太死板,不会灵活变通。
现在有些机场已经在改了。有的机场专门设了 “临时处置点”,带了不能上飞机的东西,能免费寄存,也能帮忙寄快递;还有的在买票页面弹个小窗口,把不能带的东西列得明明白白,比贴个公告管用多了。
这些办法花不了多少钱,却能解决大问题。就像榴莲,有人爱得要命,有人闻着就躲,公共服务不就是要让两边都舒服吗?
当然,咱们旅客也得多上点心。出门前花两分钟查查航司规定,知道哪些东西不能带,既不用在安检口丢人,也不用心疼买东西的钱。毕竟没人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吃到撑还得硬塞。
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那些在安检口狂啃榴莲的人,不是想跟规则对着干,只是不想让自己的钱打水漂。
现在有人说:“规则就是规则,不能随便改。” 也有人说:“服务得有人情味,不能冷冰冰的。”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错,正是因为有这些讨论,咱们的出行才会越来越方便。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再没人会在安检口啃榴莲了。不是因为大家不爱吃了,而是不管是机场还是咱们旅客,都找到了更舒服的办法,让出门这件事,少点狼狈,多点顺心。
来源:甜点党GP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