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健康丨被动物抓咬后,如何防治狂犬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4:02 1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接触传播,常见于未接种狂犬疫苗的犬类(狗、狼、狐狸)、猫科(家猫、狮子、老虎)、蝙蝠及鼬科(臭鼬、獾、貉)等哺乳动物、部分啮齿类动物(老鼠、仓鼠)及家禽(牛、羊),一旦发病,死亡率接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接触传播,常见于未接种狂犬疫苗的犬类(狗、狼、狐狸)、猫科(家猫、狮子、老虎)、蝙蝠及鼬科(臭鼬、獾、貉)等哺乳动物、部分啮齿类动物(老鼠、仓鼠)及家禽(牛、羊),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今天是世界狂犬病日,给大家送上遭受宠物或者流浪动物抓咬后的防治指南。

一、判定等级

狂犬病暴露风险等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①Ⅰ级暴露,接触动物但皮肤完好(如抚摸动物),无需接种。②Ⅱ级暴露,被轻咬或抓伤(无出血,但皮肤破损),需要立即接种狂犬疫苗;若被已接种狂犬疫苗且健康的家养宠物咬抓(观察10天),可暂缓接种,但需确保动物无异常。③Ⅲ级暴露,严重咬伤或抓伤(出血)、黏膜接触(如唾液溅入眼睛),需要立即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冲洗液)和流动清水反复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冲洗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使用碘伏、苯扎氯铵或季铵盐消毒伤口,避免包扎(开放伤口降低病毒存活率)。若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切勿自行处理,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清创。

三、接种疫苗

狂犬疫苗是预防发病的核心手段,需根据暴露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种程序:

1.暴露前基础免疫(适用于高危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第0天(注射当天)、7天、21天(或28天)各接种1剂次,共3剂次。

2.暴露后接种(被咬伤后)。①五针免疫程序:分别在0、3、7、14和28天各注射1剂次,共5剂次。②四(“2-1-1”)针免疫程序:0天注射2剂次,第7天、21天各注射1剂次,共4剂次。③免疫球蛋白(Ⅲ级暴露):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中和病毒。

3.特殊情况处理。①延迟接种:若暴露后未及时接种,应尽快补种,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存在个体差异性。②重复暴露: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可暂不接种;超过3个月需加强2针(第0、3天)。

温 馨 提 示

欲了解“喀喇昆仑卫士

请登录军区党委机关网

来源:一号军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