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盘点人类发展史上堪称奇迹的伟大工程,中国大运河一定榜上有名。它始建于春秋时期,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8个省(直辖市),全长近3200公里。2014年,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盘点人类发展史上堪称奇迹的伟大工程,中国大运河一定榜上有名。它始建于春秋时期,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8个省(直辖市),全长近3200公里。2014年,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相关遗产共计58处。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明鲜活的文化符号。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新时代大运河建设的成就与风貌,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7月25日发行大运河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9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8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01
超小盘,使得该套
金银币具有稀缺性
此次发行机构对大运河金银币的发行量进行了合理控制,其中,150克金币的最大发行量仅为300枚;8枚30克银币的单枚最大发行量也只有3000枚。从总体的发行体量来看,其属于一个小盘项目,虽然8枚银币的规格设置较多,但由于30克银币所占的比例高,发行量又有限,所以更易受到资金追捧,在供求关系上也趋于紧俏。
毫无疑问,发行量的科学控制使该套金银币具备稀缺集藏资源的特性,提升了其收藏价值。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性会更为凸显。
02
双重主题的特性,使得该套
金银币具有特殊的题材价值
从主题上来看,这套大运河金银币兼顾了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文化公园两大主题。从题材角度来看,它横跨了世界遗产题材、风景名胜题材和传统文化题材,兼具这些题材的特点和意韵。正因如此,该套金银币的受众群体将囊括以上几个题材贵金属纪念币的收藏爱好者,以及对运河文化、世界遗产、传统文化、国家文化公园等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民众,可以说,受众群体相当广泛。
同时,这种复合型题材的金银币本身也比较少见,再加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文化内容十分值得探寻,所以其还拥有特殊的题材价值,值得我们重点关注,这也是该套金银币的收藏亮点之一。
03
极具创意的设计和
精湛高超的工艺,提升了
该套金银币的观赏性
在设计上,这套大运河金银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震撼和惊艳。其中,150克长方形金币运用全景的视角,将大运河“人”字形走向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恢宏而壮丽。设计者通过运用中国古代舆图特有的艺术手法,形象、直观地展示出了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8个省(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山脉江河刻画清晰、省市地名一目了然,令人赏心悦目。
8枚30克长方形银币则采用了中国传统书画的通景屏式构图,每一枚银币都聚焦于大运河流经的一个省(直辖市),运用的是“一币一地一风景”的总体构思。币面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下部分为平面化处理的历史遗迹,如古桥、古塔与古镇等,这些元素通过水纹连接,象征着运河水滋养的千年文明。币面中部为写实的现代运河景观,与上下部的图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今在这里交融,虚虚实实间让人沉浸其中、浮想联翩。而将这8枚币拼接在一起,还会形成一幅大运河的全景画卷,每枚币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画中的一员。整套金银币的设计充满了创意与巧思,大气中不乏精妙之笔。
在工艺上,150克金币的背面主图案采用了浅浮雕和激光喷砂工艺,不仅币面质感十足,而且图案线条也十分流畅和富有层次。大运河的主河道则巧妙运用了贝母镶嵌工艺,也就是珠宝首饰里常用的“螺钿”工艺,将贝母镶嵌于主河道,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柔和的光泽,再结合仿珐琅彩工艺,使河水显得更加清澈透亮。右侧的“大海”水纹采用了光变鳞彩工艺,使得运河入海的过渡自然,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8枚30克银币采用的激光雕刻、镀金镀黑等技术,一方面为线描图案增添了金属光泽,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抗氧化性与耐久性。中间写实的运河现代场景,运用了浮雕、多层次喷砂等工艺,立体、生动地还原了运河流经城市的风光。分割上下区域的河道装饰线条通过光变鳞彩工艺的运用,为币面营造出了仿佛穿越时空的梦幻效果,同时,还巧妙地呼应了主题,让各个区域的图案之间过渡更加自然。这些精湛、高超工艺的运用,无疑也增添了该套大运河金银币的工艺价值。
04
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使得该套金银币极具人文价值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开凿邗沟,为千年运河铲下第一锹。此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奠定了大运河连接南北的大通道地位,唐、宋、元各朝也都进行了疏浚和维护。到了明、清两代,由于均建都于北京,因此对元朝大运河又进行了扩建,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大运河。可以说,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
不仅如此,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所经之地还留下了诸多文化遗迹和传说故事。比如,建于1285年的北京什刹海万宁桥曾是漕运的一个重要通道,对大运河产生过深远影响。曾是京杭大运河漕运终点和北端最大码头的积水潭、被誉为“北方都江堰”的南旺枢纽、被誉为“白玉长堤”的“纤道”,以及见证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的运河边上的“高桥墩”等,大运河沿岸此类景观、遗迹和相关故事不胜枚举,留给了我们太多历史和文化记忆。
05
两个“首次”概念,使该套
金银币拥有极高的话题效应
这套大运河金银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行的兼顾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文化公园两大主题的项目。此前,我们可以看到,发行大足石刻、平遥古城、黄山、良渚古城遗址等金银币的时候,前面都有“世界遗产”这个大的前缀,来标明其主题。发行大熊猫、三江源、东北虎豹和海南热带雨林金银币的时候,后面都有“国家公园”这个统一名称来彰显其主题。而对于大运河这个横跨了两大主题的项目,不仅在主题名称上着实难以取舍,而且,选用其中任何一个主题,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而直接将项目名称定为“大运河”更加合适,巧妙地避免了单一主题的限制和约束。
此外,该项目还创下了另外一个“首次”,即它是发行币种数量首次达到9个的景观类题材项目。这两个“首次”,既让该套金银币充满了亮点,又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关注点,使其拥有了特别高的话题效应,能够吸引到更多藏友的关注。
06
国家层面的
高度重视,提升了
该套金银币的社会认知度
2013年,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与浙东运河被合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2017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全面展开;2019年,中央决定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一批反映大运河历史成就的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近些年来,对于大运河遗产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合理利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如今,大运河沿线分布着近百个5A级景区、1200多个4A级景区,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同时,大运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推动的世界遗产,是交通动脉、华夏文脉和民族根脉,代表中华文明形象。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这套大运河金银币势必会在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又一铭记中华文明和伟大工程的经典项目!
作者:楚
风「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
责任编辑:薛小玉
排版:刘雅丹
1.
2.
3.
郑重声明 :本刊财富管理建议,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求分享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