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甚至有媒体根据伊朗议员佐赫雷万德的公开说法声称,俄罗斯的米格-29战机,已经飞抵伊朗的舍拉子空军基地,属于短期驻扎。
最近伊朗高调宣布,要大批采购中国和俄罗斯的先进防空系统,甚至还包括成批的战斗机。
甚至有媒体根据伊朗议员佐赫雷万德的公开说法声称,俄罗斯的米格-29战机,已经飞抵伊朗的舍拉子空军基地,属于短期驻扎。
而伊朗新订购的苏-35,也已经在运抵的途中。同时,伊朗计划从中国购买红旗-9防空导弹,从俄罗斯购买S-400系统,双方的交易似乎正在敲定。
消息一出,不光是周边的中东国家感到震惊,连西方媒体都开始讨论,伊朗是真的痛定思痛,终于想靠中俄来挡住以色列的下一轮空袭,还是仅仅摆摆姿态、喊喊口号,借舆论来制造某种心理效果?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必须先回到今年6月以色列空袭伊朗,这场冲突直接暴露了伊朗的防空和空军是多么脆弱。
战争一开始,以色列空军就用F-35I隐身战机发动远程精确打击,伊朗耗费多年、苦心打造的国产防空体系没撑几天就出现全面崩溃。
同时以色列的打击不仅摧毁了防空阵地,更让很多伊朗老旧战机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停在地面就被毁。
那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因为伊朗空军的主力装备里,还有大量巴列维王朝时期的美制F-14战机和那批上世纪产的米格-29。
面对隐身战机,这些老古董完全看不到对手,更不用提拦截。
防空网被撕开后,美国空军的B-2隐身轰炸机轻松长驱直入,在全球直播的注视下轰炸了伊朗的福尔道核设施,那是伊朗的象征性核心资产。
这一幕对伊朗来说,这等于是当众被扒了衣服,核心命脉全暴露在对手刀下。
更糟的是,在这样一场毫无还手之力的失败之后,不仅外部敌人看轻它,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也会极速下降,国家安全的脆弱感瞬间上升,执政者不得不找出一个快速解决方案,既让外界觉得伊朗还有牌可打,又安抚国内舆论和士气。
这就是为什么,在6·12战争后的短短一段时间内,伊朗高调对外释放要买中俄先进武器的信号。
它的第一个目的是告诉以色列、美国甚至海湾阿拉伯国家,伊朗并不孤单,有中俄在背后。
第二个目的则是让民众相信,政府有办法补上防空短板,不会让下一次轰炸再轻易发生。
而第三个目的,则有点像外交绑架,先在国际上放出这种半真半假的军购消息,等于把中俄拉进舆论场,增加两国的政治承诺成本,让两国更难在现实中拒绝支持伊朗。
但是问题来了,伊朗真的能如愿拿到这些中俄防空系统吗?
从技术角度讲,中国的红旗-9和俄罗斯的S-400都是世界主流的远程防空系统,
红旗-9在国际市场上口碑不错,性价比高,对标的是美国的爱国者和俄制S系列。
目前已经卖到了巴基斯坦、摩洛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并且在实战中有过表现,价格比俄罗斯同类产品更亲民,同时中国军工的生产和交付速度,在国际用户眼中也是优势。
而伊朗经济状况不如海湾那些富国,红旗-9可能是它能大规模采购的最佳选择。
俄罗斯的S-400虽然性能强,但在俄乌冲突拖累下,俄罗斯军工产能有限,大额出口的交付时间长。
不过,伊朗一口气同时释放要买中俄装备的消息,看起来像是两手抓,谁能最快给它装备,它就用谁的装备填防空漏洞。
不过虽然客观条件如此,但中俄是否会在当下选择大规模卖先进防空系统给伊朗并非纯技术问题,因为此举可能直接改变中东的力量平衡,等于和以色列及其背后的西方阵营硬碰硬。
尤其中国,尽管军贸业务独立于西方制裁体系,但中东业务往往需要在美、中、俄、阿拉伯国家之间平衡关系。
而俄罗斯在被西方全面封杀的当下,或许更愿意卖给伊朗,但它的产能和运力受限,有没有能力兑现快速大规模供货很成问题。
因此即便伊朗议员放出了此消息,但最终能落实多少,会不会拖到几年后,都是大大的问号。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假设伊朗真拿到了红旗-9和S-400,把它们摆进防空阵地,这种装备能不能真正改变伊朗的战场命运?
要知道防空导弹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件武器,它必须融入完整的军事体系才能最大化价值。
而一个完整的军事体系,需要强大的雷达网络、预警系统、信息传输链条、指挥调度和快速反应部队配合。
以色列在6·12战争中用隐身机轻易突破伊朗防空的根本原因,不只是机型先进,而是它的作战系统高度协同,从情报到预警到打击环节无缝衔接。
反观伊朗,即便买来了世界顶级的防空导弹,如果这些条件没有同步建立,红旗-9有可能变成孤零零的信息孤岛,S-400可能也是摆设,一旦战争爆发,仍然会被高科技空军绕过去或直接摧毁。
另外,伊朗的军事人员在老旧设备上习惯多年,突然换成全新的中俄系统,需要长期培训和磨合。
同时战术思想、指挥习惯甚至语言沟通都会成为障碍,在没有充足演练和体系整合的条件下,新武器很可能在实战中来不及发挥,甚至出现用不顺手、误判目标等问题。
这种情况不是没发生过,历史上很多国家买了先进装备却打不出效果,就是因为没有把装备变成体系化的战斗力。
因此,伊朗这次如此高调宣布此消息,就算部分是真实军购,也只是漫长补课的开始。
更何况我们不能忽略它背后的表演成分,因为其迫切需要在国际和国内都制造一个“我还有力反击”的形象。
这种表演的成本很低,说几句就行,但真正要把装备变成防空网,那是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系统建设,靠一两批交付远远不够。
伊朗如今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钱买几套导弹,而在于能否建立一个高效、现代化的军事作战网络。
否则,哪怕红旗-9和S-400都到位,结果可能依然是下一次冲突被对手轻松突破,这才是它最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