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有个朋友,以前去超市买菜全凭感觉,结果买回来的菜吃不完,没几天就坏了。后来我教她列采购清单,根据家里用餐人数和接下来几天的食谱来买。比如家里三口人,一顿饭炒一个青菜、一个荤菜,就按这个量采购。把清单写在手机备忘录里,去超市照着买,既不会漏买,也不会多买。
我有个朋友,以前去超市买菜全凭感觉,结果买回来的菜吃不完,没几天就坏了。后来我教她列采购清单,根据家里用餐人数和接下来几天的食谱来买。比如家里三口人,一顿饭炒一个青菜、一个荤菜,就按这个量采购。把清单写在手机备忘录里,去超市照着买,既不会漏买,也不会多买。
采购回来的食材,保鲜方法也很关键。不同食材有不同的保鲜方式。像绿叶蔬菜,我会先把它们稍微晾干,再用厨房纸包起来,放进保鲜袋,这样能吸收多余水分,延长保鲜时间。水果里,苹果、梨可以常温放置,但香蕉不能放冰箱,要挂起来或者用保鲜膜把根部包起来,减缓变黑变软的速度。肉类可以分成小份,用保鲜袋密封好放冰箱冷冻,吃的时候拿一份出来解冻,既能保证新鲜,又不会造成浪费。
有了合理的采购和保鲜方法,能减少很多食物浪费,但有时候还是会有剩食。这时候该怎么处理呢?下面我就说说剩食改造的办法。
有一次,我家炖了一大锅排骨,吃了两顿还剩不少。直接倒掉太可惜,我就把剩下的排骨拆下来,和玉米粒、胡萝卜一起煮成玉米排骨粥。这样不仅解决了剩菜问题,还换了口味,营养也更丰富。
剩食改造有个简单的营养搭配公式,就是“主食 + 蛋白质 + 蔬菜”。比如剩下的米饭可以做成蛋炒饭,加点火腿、胡萝卜、青菜,再打个鸡蛋进去,一份美味又营养的蛋炒饭就做好了。要是有剩鸡肉,可以把它撕成丝,和黄瓜、胡萝卜一起凉拌,做成鸡肉沙拉。这样既不浪费食物,又能保证每餐营养合理搭配。
处理好剩食,我们还可以从用餐方式上进一步避免食物浪费和保障健康,家庭分餐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发现很多家庭吃饭时大家一起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这样很容易导致食物吃不完,造成浪费。而且从健康角度看,也不太卫生。后来我家开始实行分餐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具和餐盘,想吃多少盛多少。
分餐制有三重价值。一是能精准控制食量,避免多盛吃不完。以前我老公总是盛一大碗饭,结果吃不完就倒掉,现在实行分餐制,他能根据自己胃口盛饭,剩饭就很少了。二是更卫生。每个人餐具独立,能减少细菌和病毒传播,尤其在疫情期间,分餐制就更重要了。三是方便营养搭配。可以根据每个人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搭配不同食物。比如老人可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小孩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
除了上面这些方法,还有一些进阶技巧能让我们在不浪费食物和健康饮食上做得更好。
我收集了一些剩食改造的菜谱,像剩馒头可以做成馒头片,烤得金黄酥脆,再蘸上番茄酱,味道不比外面卖的差。
还有一些智能工具也能帮上忙。我用的一个智能冰箱贴就很不错。前面我们说了要合理采购和保鲜食材,但有时候还是会忘记食材的购买日期和保质期。有了这个智能冰箱贴,就可以记录食材的购买日期和保质期,它会提醒我及时吃掉快过期的食物,非常方便。
其实,不浪费食物和健康饮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当我们学会合理采购、保鲜、处理剩食,实行分餐制,再利用一些进阶技巧,就能在节约食物的同时,保证家人吃得健康。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厨房更加绿色、健康。
来源:孙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