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哥晒一家五口的晚餐,馋哭网友月收入没10000元吃不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04:24 1

摘要:600块一桌海鲜,重庆大哥把银行卡余额端上了饭桌,网友隔着屏幕听见钱包裂开的声音。

600块一桌海鲜,重庆大哥把银行卡余额端上了饭桌,网友隔着屏幕听见钱包裂开的声音。

他敢晒,就是算准了有人会替他心疼。

梭子蟹一斤一百,三文鱼刺身两百,这两样就干掉三百多,再加大虾、花螺、土鸡、猪肚,七样菜把菜市场价抬到六百到八百。

五口之家一顿吃掉普通重庆家庭三天的菜金,他图的不是嘴馋,是朋友圈的尖叫。

尖叫越响,他越稳。

有人替他算月供:一周一次这样吃,月菜金就要三千二,加上水电娃儿补课,月入不过万确实手抖。

算法没错,错在把“晒”当成“天天吃”。

真天天这么买,菜市场老板会先给他打折,再给他赊账,因为大客户少见。

他敢不敢天天晒?

不敢。

真敢,照片里就不会只出现一次餐桌布。

重庆城镇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四万五,折下来一个月三千七,食品支出占两千到三千。

数据摆在这儿,大哥一顿吃掉别人半个月的伙食,却没人报警,说明这桌菜不是常规操作,是节日彩蛋。

彩蛋的意义就是让人猜:他到底挣多少?

猜得越凶,他越安全,真正的收入数字被藏进蒸鱼盘的蒸汽里。

有人喊“吃不起”,其实是给自己设门槛:我做不到,所以别人也不该做。

这种情绪大哥早算准,他故意把价格标签留在蟹腿上,像贴出一张“闲人免进”。

真穷人看见会滑走,半穷不富的才会留下来吵架,流量就这样吵出十万加。

专家出来说“高蛋白食材需要经济基础”,话没错,但没说全:高蛋白也能在打折时段买到,超市八点后的三文鱼边角三十块一盒,梭子蟹死掉的半价,大虾冻品买一送一。

大哥没拍这些,他拍的是峰值,是灯光一打、滤镜一调的高级感,和直播间里“上车”的倒计时一个套路。

他真正想卖的,不是蟹,是“我也可以过成这样”的幻觉。

买幻觉比买菜贵,网友吵得越凶,幻觉股价越高。

真要想吃,花两百也能做出低配版:死蟹当炒蟹,冻虾当干烧,边角三文鱼拌饭,味道差三成,价格差三倍,面子差十倍。

面子一差,就没人点赞,所以大哥宁肯花六百买掌声,也不愿省三百丢流量。

我把账单拆到这一步,你还觉得月入一万是硬门槛?

真正卡脖子的不是钱,是“被看见”的瘾。

瘾上来了,六块的面也能吃出六百的排场,只要镜头角度够低,榨菜也能拉丝。

下次再刷到这种晚餐,你是继续酸,还是直接划走?

来源:聪慧微风g1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