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业务员,看看她是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一年开发出30多个德国客户,做到500万销售额。
文|Tess
公众号| Tess外贸Club(Tess_2006)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业务员,看看她是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一年开发出30多个德国客户,做到500万销售额。
她叫Sonia,是Club昨天线下聚会的分享嘉宾。
她在开发客户的过程中,不用AI,不搞短视频引流,也没砸广告,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动作:发邮件,打电话。
但就是这两个动作,被她做到极致。
她一年开发了30+个德国客户,累计销售额超500万人民币,而她周围的同事,有些人一年不到25万。
今天我想详细聊一下她的办法,因为这些方法可以复制,可以落地,看到后可以立刻拿去用。
她找客户的方式,和大多数业务员一样:
谷歌搜索客户公司官网在LinkedIn上找决策人邮箱社媒上交叉验证公司动态写一封尽量靠谱、能看懂、不过分自嗨的开发信以上这些步骤,80%的业务员都能做到。
她的邮件内容,虽然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但稳定在合格线以上,有内容,不让客户觉得被骚扰。
她的与众不同,不在于找客户和发邮件,而是发完邮件后的打电话阶段。
接下来我们来还原一下她整个“开发一个客户”的路径:
01
她发完邮件之后,有的客户回回复,有的不会回复。
有回复的最好,继续回复。
没有回复的,择时打电话。
如果是客户本人接的电话,按预设节奏推进。
如果不是客户本人,她就要求转接。
如果接线员说“不方便转”,
她会立刻问一句:
“那请问他什么时候通常在公司呢?”
这时候,她就会得到一个时间。
于是,她拿到了下一通电话的“时间锚点”。
我们在开发客户的时候,总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Sonia的本事就是,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带走一点确定性。
02
客户本人接通后,她不是立即推销,而是带客户打开邮件
“我昨天给您发了一封关于我们XX产品的邮件,不知道您现在是否方便打开一下?我可以带您快速看一眼重点部分。”
她不怕被拒绝,怕的是客户根本没看。
于是,她创造了一个我带客户看邮件的场景。
在电话中,带客户看邮件,解读重点,让他直到产品的亮点在哪里。
大多数邮件石沉大海,但她的邮件在她的引导下被客户读完了。
03
看完邮件,在客户对产品感兴趣之后,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愿意买样品测试,
一种是明确告知目前没有订单,不会采购。
客户说“没订单”,她就反过来利用这个理由
Sonia说:
虽然现在没有订单,但你们仍然可以测试我们的产品啊,当你给你们的肯展示产品的时候,会让客户有更多的优质选项,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况且,我们已经在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卖得很好,在德国还没有出售,您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客户会犹豫,会说要考虑一下。
这时候,Sonia就会停止推销产品,表示理解客户的顾虑,并找个理由约定下一次联系的时间。
此时,客户都会再次给她一个时间锚点。
她不去硬撬客户的“现在”,她去撬客户对“未来”的想象。
04
当然了,她也遇到过打电话过去,对方暴怒的情况。
她也被客户冷淡过、敷衍过,有客户直接对她说:“别再打电话来了!”
但是,她的心态很稳,她会很快整理好情绪。如果认定对方是自己的精准客户,会重新设计一套新的沟通方式。
她不在情绪里打转,而是把情绪当信号,把信号变策略。
她不会轻易放弃一个客户,但她也从不死磕一条路径。
以上内容的详细分享请去福利仓看视频。
Sonia的另外一个特长就是把沉睡的客户唤醒下单。
别人的客户跟着跟着就失联了,客户再也不做任何反馈。
Sonia接手过来,慢慢把客户唤醒,然后一步步让客户下单。
如何唤醒沉睡客户的详细分享,也请移步福利仓去看视频。
05
Sonia的做事方式总结一下,就是三板斧:
1、邮件是开场,不是终点。
2、每通电话,都必须带走一个确定性信息。
3、沟通的目的不是成交,而是制造下一次互动的机会。
这个世界上,不缺平台,不缺机会,甚至不缺方法。但最稀缺的,是像Sonia这样的人:
在混乱中找路径,在模糊中定节奏,
在情绪中守住理性,在拒绝中继续推进。
她不是销售天才,但她是一名值得尊敬的实干型、温和型、强韧型的中国业务员。
点评Sonia分享:
对了,Sonia辞职了,目前处于找工作状态,她是做工业LED灯的,对她感兴趣的企业,或者想和她探讨开发客户的小伙伴可以联系她。
来源: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