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2025年的股市有点意思,互联网科技公司跟约好了似的涨势喜人,腾讯去年上半年就先拔头筹,股价从低点翻了倍。
话说2025年的股市有点意思,互联网科技公司跟约好了似的涨势喜人,腾讯去年上半年就先拔头筹,股价从低点翻了倍。
可九月这波更猛,阿里港股二十多天飙了近一半,百度从八月到现在也涨了差不多这个数。
要知道前两年这俩巨头可都挺憋屈:阿里被电商大战搞得市场份额缩水,百度更惨,搜索业务撞上天花板,广告收入哐哐往下掉。
现在突然一块儿反弹,到底是跟着大盘喝口汤,还是真靠AI改头换面了?
先看阿里这波操作,简直是把AI当万能钥匙使。
人家现在业务分四块,但真正的核心就仨:淘宝天猫这个现金奶牛、跟美团死磕的本地生活,还有扛起第二增长曲线的阿里云。
AI往这仨地方一插,效果立竿见影,淘宝天猫现在玩的是“精准投喂”。
以前逛淘宝跟逛大集似的,眼花撩乱找不着北,现在有了AI万能搜,你说句“给考上大学的孩子送500块礼物”,AI直接给你生成一份带攻略的“答案报告”。
商家也乐呵,AI帮忙选品、做图、推广告,效率蹭蹭涨,谁还舍得跑?据说这波操作让成交率涨了不少,连平时不爱逛淘宝的老爷们都觉得香。
本地生活这边,阿里照着电商的路子给高德地图加了AIbuff,地图导航更精准不说,顺路就把打车、订酒店这些活儿都干了。
虽然现在还干不过美团,但架不住投入大啊,美团二季度砸了80亿搞AI,阿里直接甩进去120亿,明显是想硬刚。
最狠的还是阿里云,Omdia的数据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223亿,阿里云一家就占了35.8%,比第二到第四加起来都多。
为了这事,阿里过去一年砸了1000多亿,算力涨了5倍,存力涨了4倍多。
九月云栖大会上直接甩出7款大模型,其中跟电商相关的数字人直播、脚本生成这些,简直是给商家量身定做。
更猛的是CEO吴泳铭放话,未来三年再砸3800亿,还要跟英伟达合作搞算力,这架势,明摆着要在AI云赛道当老大。
再看百度这边,股价涨得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按说AI时代来了,百度早早上线了文心大模型,可现在的情况是,大模型反而成了搜索业务的竞争对手。
现在好多人用大模型直接当搜索引擎使,问句话就能得到直给的答案,效率比百度高多了。
以前百度日搜量能到60亿次,现在只剩3亿次,用户跑了,广告自然跟着掉,连续五个季度下滑15%,这谁扛得住?
百度也不是没努力,AI布局挺广,数字人直播、自动驾驶Apollo、办公软件秒哒啥都搞,可问题在于这些业务都没扎根在自己的优势上。
就说Apollo吧,虽然在10个城市落地了,但订单量只有特斯拉的五分之一,还没开始赚钱。
秒哒在钉钉和企业微信面前,市场份额连3%都不到,这么多摊子铺着,哪个都没做成核心支柱,钱砸进去听不见响。
那百度股价为啥涨呢?可能是之前跌得太狠,市盈率才12倍,比行业平均低不少,存在估值修复的空间。
也可能是宏观经济回暖,广告行业有反弹的预期,还有人觉得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潜力不小,毕竟在中文大模型评测里排第三。
但尴尬的是,到现在也没见着文心大模型到底赚了多少钱,光有潜力没业绩,这泡沫感就有点强了。
说实话,阿里和百度这波股价涨势,背后藏着完全不同的逻辑。
阿里是真金白银砸出了AI护城河,基本盘稳当,新赛道也占了先机,资本市场愿意为这种明确的野心买单。
百度呢,更像是在困境中抓住了AI这根救命稻草,但稻草能不能变成拐杖,还得看能不能把分散的业务整出个核心来。
科技巨头的竞争从来都是不进则退,阿里用3800亿押注AI的决心很清晰,百度能不能在乱局中找到破局点还不好说。
但有一点很显然:在AI这场新竞赛里,谁能把技术落到实处,谁才能真正把股价的反弹变成持续的增长。
至于这两家巨头到底是在画饼还是真有干货,接下来的AI云客户数、大模型商业化进展,就是最直接的试金石了。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