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哪位诗人写下意境高远的一首好诗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4:14 1

摘要:南宋一位诗人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仕途极其坎坷,在一出游路过一家酒楼,他与友人饮酒助情怀,心意如歌挥笔写下一首小诗,诗意悠远纵横古今,诗情在翠绿群山峻岭中起伏。

南宋一位诗人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仕途极其坎坷,在一出游路过一家酒楼,他与友人饮酒助情怀,心意如歌挥笔写下一首小诗,诗意悠远纵横古今,诗情在翠绿群山峻岭中起伏。

“九月扁舟下水风,一尊佳处与君同。

眼高四海氛尘外,诗在千山紫翠中。

倾坐只惊谈麈白,踏筵不怕舞衫红。

楼头今古无穷事,醉倚胡床月满空。”

《庾楼和林黄中韵 》南宋 . 张孝祥

张孝祥从小家境贫寒,又生活于战乱不停的动荡年代,但是他学习上刻苦,性格坚强。张孝祥经过努力,成为南宋时期的状元。但是张孝祥耿直,远离伪善浊流官员

。小诗标题中的林栗是南宋官员,曾经因言得罪权贵,仕途同样不顺,常年不得升迁。有一次他们一起出游,到庾楼(酒楼名)畅饮,张孝祥即兴题写了这首七律。

“九月扁舟下水风,

一尊佳处与君同。”

诗人与友闲来出游,诗人开篇点明乘舟出游季节,是“九月扁舟下水风”,他们在九月初秋已有凉爽的时候乘舟出游,水面微风轻波,诗人与友人观景谈诗,悠然快乐。

诗人与友人乘船至渡口之后,他们“一尊佳处与君同”一起上了酒楼。诗人与友人随意自然,无拘无束。酒逢知己,诗情浓浓,诗人笔墨流畅而来。

“眼高四海氛尘外,

诗在千山紫翠中。”

这是小诗中最为精彩之处,诗人举怀却心无醉意,他此时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和世俗的纷争,心意遥远“眼高四海氛尘外”。诗人所在的酒楼也为登高处,他登高放眼望远方,远方四海的气氛在尘世之外,诗句立见令人感叹的意蕴隽永,超凡脱俗。诗人又寄情于千山万岭的紫翠景观之中,他挥笔写下“诗在千山紫翠中”,他的心中琴弦弹奏出高低起伏的优美乐曲。诗人与友人出游,又饮酒抒情怀,他悠然自得地沉浸在如此的心态中,诗情画意致远,山高水低,可以忘记尘世中的名利,心在“四海氛尘外”,更在“千山紫翠中”。

“倾坐只惊谈麈白,

踏筵不怕舞衫红。”

诗人笔下海阔山高的诗句,友人赞叹“倾坐只惊谈麈白”,用麈白(z的尾巴制作的拂尘常常挥动,诗人自己也有感动。古时晋人留下文人雅趣,他们欢聚谈天说地,友人口吐莲花有精采佳句之时,经常挥动手持的麈尾称颂叫好,以助雅兴。

而“踏筵不怕舞衫红”,那些红袖助兴的歌舞女子,她们不会在意美酒洒到自己的舞裙上,尽情地用轻快的脚步,踏着乐曲的节拍轻歌美舞。诗人此时能不心也见醉,他诗意轻歌在红尘之中。

“楼头今古无穷事,

醉倚胡床月满空。”

诗人与友人出游,观景见山高水低,饮酒有阔远心意,当月在中天之时,诗人从红尘歌舞过后,又有了尘世的思绪,他必竟不是世外之人,一时的思绪飞扬“四海氛尘外”,偶然的“千山翠紫中”,他的思绪又回到尘世中追古思今。古代风流人物此时此刻出现在诗人的脑海中,诗意长啸高歌。

古代许多风流人物曾经壮怀激越、志向远大历史留名,可是已成“楼头今古无穷事”,是如今酒楼酒客谈古论今的闲适之事。而诗人也有才华,曾以南宋状元入仕,更有志向,希望多做利国利民之事,可叹性格耿直,不为朝廷重用,甚至常受排挤。友人更是因为得罪权臣,仕途坎坷,官职低微。

诗人快意豪情之后,月高夜沉之时惆怅已来,他“醉倚胡床月满空”,与友人痛饮之后醉倚胡床,不想问无奈的尘世烦心事,更不去想生前身后的名声。小诗结尾情景交融,却是诗人意犹未尽,有余音轻绕令人一唱三叹!

每周日早发表一篇古诗文欣赏文章,谢友人。

来源:颖宝创意历史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