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烽火旧址 感先辈壮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1:12 1

摘要:9月25日,市民乔宝林趁着轮休,带父母在七亘大捷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由青石砌筑的七亘大捷纪念碑高2米,正面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七亘大捷纪念碑”7个字,碑体两侧刻着由步枪、红旗和五角星组成的图案。他们手捧鲜花,轻轻放在碑前,深深鞠上一躬。起身时,乔宝林父亲的眼角已

图为七亘大捷主战场遗址。

秋风微凉,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七亘村的七亘大捷纪念碑,在鲜花的映衬下更显庄严肃穆。

9月25日,市民乔宝林趁着轮休,带父母在七亘大捷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由青石砌筑的七亘大捷纪念碑高2米,正面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七亘大捷纪念碑”7个字,碑体两侧刻着由步枪、红旗和五角星组成的图案。他们手捧鲜花,轻轻放在碑前,深深鞠上一躬。起身时,乔宝林父亲的眼角已经湿润。

“爸爸参加过革命,我从小就听他讲述抗战的故事。1937年10月,时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反常用兵,两次在七亘村设伏,取得了七亘大捷。这个故事我耳熟能详。后来,我又把七亘大捷的故事讲给儿子听、孙女听,让他们也接受革命教育。”乔宝林的父亲说,“趁着我身体还算硬朗,带孩子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走访,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七亘村,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80多年前,这里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七亘伏击战”创造了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今,七亘村人踏着先辈的红色足迹不懈奋斗,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让“农旅之花”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尽情绽放。

阳泉,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红色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如今,阳泉人民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为阳泉建设增砖添瓦。

国庆假期还没开始,到盂县梁家寨乡石家塔村参观盂县党政机关旧址的游客便多了起来。秋日的风吹过滹沱河畔,为群山环抱中的梁家寨乡石家塔村增添了几分肃穆之感。几个村民手持扫把,将村里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村抗战时期红色遗址众多,被称为‘盂县小瑞金’。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游客,这几天我们组织村民美化村容村貌、备足各类食材,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石家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保青说。

抗日战争时期,石家塔村是盂县党政机关驻扎地,诞生了县议会、革命学校、机关报《新生报》等。战争硝烟逐渐散去,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石家塔村修缮、保护革命旧址,3年时间里,中共盂县县委、抗日民主政府、盂县第一次县议会、盂县青救会等9处党政机关旧址被修缮一新。石家塔村让红色资源“火”起来,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盂县青救会旧址陈列室是我市首家团史教育基地,古朴的门窗见证了岁月的痕迹。陈列室内,120余张珍贵照片和50余件重要实物无声地讲述那段历史。拾级而上,推开盂县第一次县议会旧址的大门,庭院里的翠柏枝繁叶茂、挺拔傲立,如同石家塔人不屈的脊梁。通往各处旧址间的青石小巷,仿佛连通着抗战时期的硝烟烽火与和平年代的万家灯火,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

郊区旧街乡南沟村同样是个传承红色基因的地方,由前南沟、南沟掌、狼峪3个自然村组成。抗日战争时期,狼峪草帽山周边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初秋时节,通往草帽山山顶的道路两侧,茂密的树林里树叶已微微泛黄。游客一边欣赏沿途的秋景,一边在讲解员姚永田的带领下参观狼峪抗战纪念碑、狼峪红色展览馆。一张张照片、一块块展板,姚永田总会把背后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给游客。游客边走边看,听姚永田讲到动情处会不由得眼角湿润,对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肃然起敬。

位于草帽山山顶的范子侠将军塑像威武挺拔。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八路军第129师新编10旅旅长范子侠率部夜袭桑掌大桥、智取测石火车站、强攻草帽山,为正太铁路破袭战扫除了障碍。“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范子侠的话语犹在耳畔、鼓舞人心。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润红说,国庆、中秋假期,除正常接待游客,他们还将特邀市区的一个民间团队在10月5日上午为游客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力争为游客带来多元化体验。

阳泉是革命老区,是“中共创建第一城”,红色资源众多。你如果还想走访红色教育基地,可以去南庄地道遗址,观看情景剧《烽火南庄》;可以去马山军事会议旧址,追思英烈风骨……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让我们一起致敬历史、勇担使命,为了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