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庄稼最怕根腐病,一发病作物烂根、黄叶,严重时整棵枯死。最近不少农户问,根腐抑制剂到底能不能治根腐病?其实这东西不是 “万能药”,用对了能救命,用错了白花钱,关键得懂门道。
种庄稼最怕根腐病,一发病作物烂根、黄叶,严重时整棵枯死。最近不少农户问,根腐抑制剂到底能不能治根腐病?其实这东西不是 “万能药”,用对了能救命,用错了白花钱,关键得懂门道。
市面上的根腐抑制剂分三类,各有各的用法。最常见的是化学杀菌剂,像多菌灵、噁霉灵这些,治病快但有缺点 —— 用久了病菌会耐药,还可能破坏土壤里的好菌群。还有生物制剂,比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靠 “以菌治菌” 起效:要么抢病菌的营养和地盘,要么分泌物质抑制病菌,有的还能帮作物增强抵抗力。有实验显示,给辣椒用哈茨木霉菌,根腐病发病率降了 42%,还能增产 15%。另外还有植物源提取物,像大蒜素、苦参碱,既能抑菌又能促根,给西瓜用 0.3% 的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能到 68.3%。
但抑制剂好不好用,还得看情况。首先得知道是哪种病菌在搞破坏,比如镰刀菌怕嘧菌酯,腐霉菌更怕甲霜灵,瞎用药肯定没效果。土壤环境也很关键,比如枯草芽孢杆菌在 pH 值 6.5-7.5、有机质含量超 2% 的土壤里才最活跃,地温低于 15℃的话,很多微生物制剂就 “歇菜” 了。用法上也有讲究,播种前处理土壤、苗期灌根,比发病后再救效果好得多;生物制剂和化学杀菌剂不能一起用,至少得间隔 7 天。
想用好根腐抑制剂,这几点要记牢。先搞清楚病因,要么找实验室检测,要么对照症状判断,比如镰刀菌根腐病会让维管束变褐。最好用 “生物制剂为主、化学药剂应急” 的组合,比如定植前撒枯草芽孢杆菌,发病初期交替用噁霉灵和木霉菌。同时得改良土壤,多施腐熟有机肥,选抗病品种,比如黄瓜种 “津优 401”,番茄种 “金棚 11 号”,浇水施肥也别太猛,避免土壤太湿、氮肥太多。
其实,根腐病防治的核心是 “预防大于治疗”。很多农户等作物明显发病了才想起用抑制剂,这时根系已经受损,效果肯定打折扣。建议大家定期检测土壤,比如每年测一次,再配合轮作,像种完茄子、番茄,隔两年再种同科作物,从源头减少病菌。现在还有纳米缓释制剂、多菌群复合产品,以后防治根腐病的手段会更多,但不管用啥,结合土壤和作物情况科学搭配,才能既省钱又有效。
来源:我的搞笑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