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玉龙县石鼓镇红岩村委会三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工。该工程以 “科技水保” 为抓手,深度融合生态治理与乡村发展,让昔日水土流失的流域蜕变为 “山青、水净、村美” 的宜居家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日,玉龙县石鼓镇红岩村委会三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工。该工程以 “科技水保” 为抓手,深度融合生态治理与乡村发展,让昔日水土流失的流域蜕变为 “山青、水净、村美” 的宜居家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玉龙县石鼓镇红岩村委会三岔河。(供图)
三岔河小流域总面积45.63平方千米,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达18.97平方千米,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需求迫切。工程于2024年6月6日开工,2025年8月8日完工,围绕“生态治理、文化赋能、科技助力”三大核心,打出水土流失防治与乡村振兴“组合拳”。
活动广场。(供图)
在人居环境提升与民族文化融合上,工程聚焦纳西族、汉族聚居村落的实际需求,打造多元化的公共空间。新建及升级活动广场总面积达4122.09平方米,配套看台、景观廊亭、篮球场、文化宣传栏等,同步完成村庄绿化美化,修筑道路与防渗沟道。既优化了村容村貌,又为群众提供了文化交流、休闲健身的新场所。
村庄绿化美化。(供图)
在生态修复与休闲康养打造中,工程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原则,对三岔河两岸进行系统性治理。实施河岸治理工程,修建景观栈道、风雨景观桥与休闲步道,搭建11处特色“树洞”景观。同时,保护原生树种、开展河道整治,有效遏制了沟道下切与沟岸扩张,保障了两岸村庄农田安全。如今的三岔河,实现了“溪沟变游道、河岸变翠黛”的华丽转身,清澈的河水、葱郁的河岸,宜居康养的惬意场景生动呈现。
三岔河——休闲廊道。(供图)
针对流域内山高坡陡、传统造林难度大的痛点,工程创新引入科技手段,以无人机赋能水土保持。通过无人机吊装苗木与撒播草籽,高效完成22.59公顷水保林栽植,累计栽种苗木39533株;完成18.46公顷草籽撒播,使用狗牙根草种1162.89千克。科技力量的介入,不仅提升了治理效率,更让红岩村后山成为守护生态的“绿色卫士”,满眼皆绿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无人机撒播草籽。(供图)
此次综合治理,构建起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在控制水土流失、保障生产生活安全的同时,同步推动了人居环境提升与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丽江市水务局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来源:丽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