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内36次破新高 现在还能追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20:45 1

摘要:早上刷行情软件时,我手指在屏幕上顿了一下:伦敦金现报3774.9美元/盎司,距离3800美元仅一步之遥,而旁边的“年内新高次数”赫然显示着36次。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打开抖音,#黄金年内36次破新高#的话题播放量破10亿,小红书上“黄金投资攻略”笔记一天新增3万

早上刷行情软件时,我手指在屏幕上顿了一下:伦敦金现报3774.9美元/盎司,距离3800美元仅一步之遥,而旁边的“年内新高次数”赫然显示着36次。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打开抖音,#黄金年内36次破新高#的话题播放量破10亿,小红书上“黄金投资攻略”笔记一天新增3万篇,连楼下小卖部老板都在问“银行金条咋买”。

转身看理财群里,两种声音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晒出持仓截图,年初买的黄金ETF已经赚了43%,喊着“赶紧上车,年底能到4000美元”;也有人泼冷水,说摩根士丹利警告金价可能暴跌38%,现在追涨就是“接飞刀”。

这种狂热里藏着太多焦虑。身边不少人要么拍大腿后悔没早买,要么攥着存款纠结该不该跟风。36次新高的背后,是真机会还是大陷阱?那些喊着“黄金能抗通胀”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更关键的是,现在进场,能赚到钱还是会亏光本金?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全是能直接用的实在干货。

一、36次新高的疯狂:市场已经热到发烫?

先给大家直观感受下这波黄金行情有多猛。截至9月26日,伦敦金现较年初暴涨43%,国内沪金期货突破856元/克,创下历史新高,这已经是年内第36次刷新纪录了。更吓人的是波动幅度,9月22日单日涨了5.73%,两天后又跌了2.73%,一天之内的涨跌差能达到20美元,比过去一个月的波动都大。

市场的狂热程度更是超出想象。深圳水贝黄金批发市场,凌晨四五点就有人排队抢货,50克以下的迷你金条根本抢不到,商家只能靠摇号分配货源。线上更夸张,某电商平台的黄金ETF单日成交额突破10亿元,连带着黄金回收的搜索量都涨了300%。

但热闹背后藏着隐忧。有个数据特别值得警惕: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的持仓量虽然达到1000.57吨,但最近开始出现小幅减持,这意味着部分机构已经在悄悄获利了结。更有意思的是散户和机构的分歧:普通投资者在疯狂进场,三季度国内黄金投资参与者同比增长23%;可花旗银行早在6月就预警,说明年金价可能下跌20%-25%。

这种“散户追涨、机构观望”的景象,总让人想起过去的投资陷阱。2011年黄金涨到1900美元时,也是全民抢金,结果后来跌了整整9年,套牢无数人。现在36次新高的节点,到底是牛市中途还是顶点?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搞懂金价疯涨的底层逻辑。

二、三大推手揭秘:金价为啥能疯涨43%?

很多人以为黄金涨是“炒出来的”,但能年内36次破新高,绝不是单一因素能推动的。这背后藏着三个关键推手,每一个都实实在在影响着金价走势。

1. 美联储降息:最直接的“涨价引擎”

黄金本身不能生息,它的涨跌和利息高低直接挂钩,这是铁律。2025年9月18日,美联储果然宣布降息,市场还预期年底可能再降两次,这一下就给黄金市场踩了油门。

降息对黄金的影响有两层:一是美元跟着贬值,黄金作为“反美元资产”,价值自然水涨船高;二是存款、国债的收益变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下降,大家更愿意把钱换成黄金。有分析师算过,这次降息至少给金价贡献了300美元的涨幅,占年初至今涨幅的近七成。

但这里有个坑:降息预期已经被市场提前“透支”了。现在金价里已经包含了对未来两次降息的预期,如果后续美国经济数据变好,或者美联储释放“放缓降息”的信号,金价很可能会回调。毕竟没有永远的降息潮,一旦政策转向,黄金的上涨引擎就会熄火。

2. 央行囤金:最稳的“压舱石”

如果说美联储是引擎,那全球央行就是金价的“定盘星”。2024年全球央行囤金1200吨,创下55年新高,2025年第三季度更是买了694吨,再破纪录,中国、波兰、土耳其都是主力买家。

央行可不是散户,他们买黄金是战略布局。现在美元的信用在下降,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26%,靠“债滚债”维持运转,各国央行都想降低对美元的依赖,黄金这种硬通货自然成了首选。截至今年二季度,黄金在全球央行储备中的占比已经升到21%,这么大的“国家队”在托底,金价想大跌都难。

更关键的是,央行购金是长期行为,不会像散户那样追涨杀跌。他们的持仓周期以十年计,就算短期金价波动,也不会轻易抛售,这给黄金提供了极强的支撑。从这个角度看,金价的长期趋势确实还在向上。

3. 地缘风险:最灵的“催化剂”

黄金的“避险属性”从来都是涨价的导火索,今年尤其明显。中东冲突没平息,北约和俄罗斯又闹起了领空争端,美国大选临近政策充满不确定性,这些都让投资者心里发慌。

这种时候,股票、基金可能说跌就跌,但黄金往往能逆势上涨。9月23日那天,就因为北约与俄罗斯的争端激化,伦敦金现一天就涨了30美元,直接创下年内第36次新高。只要这些风险没消除,黄金的避险需求就不会降,这也是机构看好金价的重要原因。

不过要注意,避险资金来得快退得也快。一旦地缘局势缓和,这些资金会立刻撤出黄金市场,导致金价回调。2023年中东冲突升级时,金价涨了100美元,可冲突平息后不到一周就跌了回去,这就是避险资金的“快进快出”特性。

三、灵魂拷问:现在追涨,是吃肉还是被割?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先给个明确结论:能追,但绝不能瞎追。机会和风险一半对一半,关键看你的资金性质和操作方法。咱们从机构分歧、上涨动力和潜在风险三个方面说清楚。

先看机构的观点,现在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乐观派以高盛为代表,他们认为央行购金和避险需求没消失,金价年底有望突破4000美元;悲观派则是摩根士丹利,直接警告金价可能暴跌38%,回落到1820美元的水平。

这种分歧很正常,因为支撑金价的因素确实在分化。短期来看,上涨动力还在:一是美联储10月降息的概率超过90%,这会进一步降低持有黄金的成本;二是印度马上要到圣母节,黄金消费旺季来了,需求会更旺;三是地缘风险短期内消不了,避险资金还会往黄金里钻。这些因素叠加起来,金价确实还有冲高的可能。

但风险也越来越大,最要命的是“高位回调”风险。历史上黄金每次突破新高后,都会有10%-15%的回调,现在3774美元的位置,已经是历史最高点,随时可能出现机构获利了结,引发连锁下跌。9月25日黄金指数大跌2.73%,成交量突破490万手,就有机构抛售的迹象。

我个人看法是,短期金价可能在3700-3800美元之间震荡,突破4000美元有希望,但概率也就六成左右。如果是用3年以上不用的闲钱投资,现在追涨问题不大,但要是想短期投机,风险已经非常高了,很可能刚上车就被套。

四、避坑指南:普通人追涨的“三做三不做”

不管金价能不能涨到4000美元,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现在该咋办”。是赶紧入手,还是观望?已经买了的要不要卖?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三做三不做”,全是避坑用的干货。

1. 做“资产配置”,不做“投机暴富”

这是最核心的原则。黄金不是让你暴富的工具,而是家庭资产的“压舱石”。专家建议,黄金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最好控制在5%-15%,比如你有50万存款,最多拿7.5万买黄金。

千万别抱着“靠黄金赚快钱”的心态,更不能加杠杆。之前有个投资者借了20万网贷追涨黄金,结果9月25日金价回调,一天就亏了2万,最后爆仓还背上了外债。这种操作纯属赌命,普通人千万别学。

2. 做“分批布局”,不做“一把梭哈”

现在3774美元的高位,最忌讳的就是脑子一热全仓冲进去。正确的做法是分批买入,比如先拿30%的资金入场,如果金价回调到3650-3700美元区间,再补30%,剩下的40%留着应对极端情况。

已经持有的也别贪心,可以搞“止盈操作”。比如涨到3900美元卖20%,涨到4000美元再卖30%,落袋为安的钱才是真钱。要是跌了也别慌,只要没超过你的配置比例,就耐心拿着,黄金的长期逻辑还在。

这里要提醒一句,黄金定投其实没必要。黄金波动不如股票大,定投很难平滑成本,不如逢低手动买入划算,别听银行客户经理忽悠。

3. 做“低价品种”,不做“高溢价陷阱”

投资黄金,选对品种能省不少钱,还能少踩坑。现在市场上的黄金品种太多,给大家按优先级排个序:

- 首选黄金ETF:门槛最低,100块就能买,像买股票一样在证券账户操作,能实时跟踪国际金价,不用操心储存和真伪问题,卖出后第二天钱就能到账,流动性超强。2025年黄金ETF的平均价格在1237元左右,是最适合年轻人的品种。

- 次选银行积存金/投资金条:银行积存金每月最低100块就能投,积少成多,还能兑换实物;投资金条选工行、建行等大行的产品,一定要带“回购标识”,溢价一般比大盘价高10-20块,以后变现方便。

- 慎选黄金首饰和纪念币:如果是自己戴,啥时候买都行;但要是投资,千万别碰。现在品牌金饰都卖到1100元/克了,比大盘价高200多,这些溢价在变现时一分钱都拿不回来。“一口价”黄金更坑,折算下来每克能到1500元,纯属智商税。

还要注意避开“黑平台”。正规的黄金交易平台要有香港金银业贸易场AA类资质或英国FCA监管,每笔交易都有可追溯的编码;那些喊着“高杠杆”“秒到账”的平台,大多是骗局,资金根本不安全。

五、长期视角:黄金能拿一辈子吗?

聊完短期操作,再说说长期问题。很多人问我:“黄金年内36次破新高,是不是该多买点拿一辈子?”

我的答案是:黄金可以长期持有,但不能占比太高。它是“压舱石”,但不是“全部家当”。

先说说黄金的好。长期来看,它确实能抗通胀、避险。2015年金价才1100美元/盎司,现在涨到3774美元,十年涨了243%,比存款利息高多了。在“去美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央行还会持续购金,这会给金价提供长期支撑。遇到经济危机、地缘冲突的时候,股票基金可能暴跌,但黄金往往能逆势上涨,这就是它的“安全垫”作用。

但黄金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它不生息,不像存款有利息,也不像股票能分红,只能靠涨价赚钱。如果遇到经济形势好、利率高的年份,黄金可能好几年不涨,甚至下跌。比如2011年到2020年,金价从1900美元跌到1100美元,套了一大批人。

其次,黄金的流动性没那么好。虽说银行、金店都能回收,但真到急用钱的时候,要么得排队,要么会被压价,远不如存款、货币基金能随时取出来。

所以我的建议是,把黄金当成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5%-15%的资产配黄金,用来对冲风险;剩下的钱,一部分存银行当应急资金,一部分买基金、股票追求收益,这样多元化配置才是最稳的。而且黄金要长期拿,至少持有3-5年,短期频繁买卖很容易亏钱。

结尾:聊聊你的“黄金决策”

说了这么多,其实黄金36次破新高的背后,藏的是普通人对“安全感”的追求。经济不确定的时候,大家就想找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攥在手里,黄金刚好满足了这种心理。

但投资这事儿,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有人靠黄金躲过了美元贬值的坑,也有人在高位追涨被套牢;有人把黄金当成传家宝,也有人把它当成短期投机的工具。

最后想问问大家:黄金年内36次破新高,你已经上车了吗?如果没上,是打算等回调再买,还是觉得风险太高不敢碰?已经持有的,你是打算长期拿着,还是涨到4000美元就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咱们一起交流避坑!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