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铁路服务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成立特别报道组,专程赴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管内,开展为期10天的采访报道。
开栏的话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铁路服务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成立特别报道组,专程赴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管内,开展为期10天的采访报道。
“新疆铁路” 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栏,陆续转发《人民铁道》报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人民铁道网《铁路新闻联播》
初秋时节,新疆准东阳光酷热,戈壁滩上,煤化工企业林立,满载煤炭的货运列车奔驰在乌北至将军庙铁路上。9月6日,采访团来到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走访乌将铁路,近距离感受疆煤外运大通道的蓬勃脉动。
准东煤田是全国最大的整装煤田,预测储煤量高达3900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7%。依托区位优势,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优化运输组织,释放通道能力,让煤炭走出大漠,点亮万家灯火。截至9月5日,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今年疆煤外运量完成6330.92万吨,同比长7.76%。
准东北站天环线一派繁忙景象,采访团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最快30分钟就可以装满一列55车敞顶箱,共计3600吨,单日最高时,一条环线最多装23列,工作人员分工协作井然有序,确保煤炭高效装车。
乌将铁路全长257公里,于2012年开通运营,2022年实现支线变主干,年货运量从5648万吨跃升至1.08亿吨,成为新疆煤炭运输的核心通道,更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能源动脉。
《人民铁道》报
了解详情
↓↓↓
“人民铁道”微信公众号
了解详情
↓↓↓
9月16日11时,在距离乌鲁木齐市200多公里的乌将铁路准东北站天环线装车点,伴随着重型机械低沉有力的轰鸣声,一列列搭载敞顶箱的货车在机车的平稳牵引下,缓缓驶入指定装车线。精准对位后,装车系统启动,黑色的煤流如同奔腾的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转眼间装满敞顶箱。每天,这里有超过40列装满“乌金”的钢铁长龙,跨越山河奔向各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肩负着能源保供重任。
浩瀚戈壁上,“煤龙”驰骋不息;辽阔大地间,铁路奋勇担当,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通道升级释放运输潜能
从兰新铁路建成通车,到“一主两翼”的兰新铁路货运专线、临哈铁路、格库铁路通道格局形成,再到智慧铁路加速建设,一代代铁路人用智慧与汗水在戈壁荒漠铺就钢铁大动脉。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疆煤外运线路图。箭头从新疆出发,延伸至甘肃、宁夏、四川、重庆、云南、青海等地。
“我们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上下游企业的对接沟通,重点跟踪南北疆22家煤炭保供企业产供储运销变化情况,召开铁路、地方、企业三方协调会,定期对接电煤需求,完善保供运输机制。各系统各部门全力配合、密切协调,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疆煤外运通道能力不断释放。”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货运部主任赵慧群说。
为了提升运输效率和通道能力,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推进煤炭“公转铁”,增开万吨列车,实施货车提速,全力组织分界口交车。一趟趟煤炭整列货物列车从30多个疆煤外运煤炭装车点启程,奔向全国各地。
“我们积极拓展市场,持续扩容疆煤外运‘朋友圈’。在巩固甘肃、宁夏、四川等市场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目前已经扩容至30个省区市,发运到站1400多个。”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95306货运物流服务中心工程师刘文峰介绍。
智慧铁路建设新模式的探索更是强势赋能。“在部分煤炭装车站点,我们采用环线自动装车技术,提高装车效率;推广运用95306货运平台,客户可以在线下单、追踪货物、结算运费,全程可视化,大幅提升了服务水平。”乌鲁木齐铁路物流中心副总经理庞鸿韬说。
路网密织,铁龙奔驰。疆煤外运的通道正释放出更强劲的动能。
系统联动助力运输上量
秋高气爽,阳光正好。9月19日9时,在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调度所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的列车运行图和实时位置不断跳动。调度员丁燕飞紧盯屏幕,手握对讲机,声音干脆有力:“82684次列车注意,10时10分到将军庙站后换挂机车,12时准时发车!”
他的嗓子因长时间通话略显沙哑,但动作没有丝毫迟缓:“煤炭运输时间卡得很紧,我们一分钟都不能耽误。”
煤炭外运,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新疆煤炭质优价廉,深受市场青睐。乌将铁路、兰新铁路等煤炭运输大通道上,“煤龙”纵横驰骋、奔腾不息,汇聚成一股股暖流,守护着民生温度。
“2024年,我们累计完成疆煤外运9061万吨。截至9月18日,我们今年已累计完成疆煤外运6674.7万吨,同比增长8.5%。”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货运部副主任刘怡介绍,“大家每天不间断作业,确保设备高效运转,全力冲刺年度疆煤外运目标任务。”
同一时间,在准东北站天环线装车线旁,乌鲁木齐工务段准东线路车间职工在进行线路维修“天窗”作业。阳光下,他们弯腰检查,动作一丝不苟。
“一个小零件一旦松动,整列车都可能耽搁。”准东线路车间主任刘广说,“我们每天平均要完成至少3个维修‘天窗’作业,保证站场设备状态良好。煤炭要的是安全和速度,我们多出一份力,全国的电厂就多一份保障。”
在运输组织上,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修订货运任务、运输效率、激励考核办法,提前走访调研战略大客户,开展货源排摸,通过签订合作协议,锁定货源基本盘。
“客户要的就是稳定和高效。我们通过量价互保,保障淡旺季均衡,实现了双赢。”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95306货运物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洋说。
“煤龙”驰骋,使命催征。铁路各系统、各部门上下同心同向,以实际行动践行铁路责任担当,用坚守筑牢能源保供的钢铁防线。
合作共赢共谱发展新篇
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昔日的戈壁荒滩,如今厂房林立,“煤—电—冶—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铁路运输让煤炭走出去,也让更多企业走进来。”一位煤化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我们不光开采,还搞深加工,产品能销往全国,产业链越来越长。”
铁路运输,不仅带动煤炭产业兴盛,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百姓生活。
“煤炭产业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改善,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人有了稳定的收入。铁路助力煤炭运输,保障了各地电厂满负荷发电,确保了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新疆某知名煤炭生产企业销售负责人王军表示。
火爆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到新疆投资,参与煤炭开采、深加工,推动能源产品远销全国,形成“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今年7月,2025丝路矿业合作论坛暨第15届中国新疆国际矿业与装备博览会、第20届中国新疆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会场人潮涌动,最新矿业、煤炭技术与装备集中亮相。来自内地的客商李先生说:“我们企业今年新签了新疆煤炭的长期供应合同,铁路运输保障让我们很放心。”
从天山脚下的煤矿到东海之滨的电厂,从戈壁滩上的铁路线到城市中的万家灯火,铁路持续用力做好疆煤外运工作,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延伸在祖国大地上的钢铁动脉,新疆为祖国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乌金动力”,继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描绘更加壮阔的时代画卷。
来源:示范区惠民养护院齐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