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几乎不用跑腿,从头到尾都是派出所民警、嘎查村干部还有网格员在帮忙沟通、协调、办理,最终解决了我们的心头大事。”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综治中心,牧民王长林笑逐颜开,一起困扰他许久的草牧场地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问题的解决要得益于
《法治日报》 (2025年9月28日 第1版)
“我们几乎不用跑腿,从头到尾都是派出所民警、嘎查村干部还有网格员在帮忙沟通、协调、办理,最终解决了我们的心头大事。”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综治中心,牧民王长林笑逐颜开,一起困扰他许久的草牧场地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问题的解决要得益于罕达盖边境派出所推行的“嘎查村三次劝调、苏木两次联调、旗级一次终调”工作机制。
罕达盖边境派出所辖区与蒙古国接壤,拥有65.543公里的边境线,地广人稀、人员居住分散,服务半径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第一时间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怎样织密基层治理的“一张网”,确保每一个“点”都牢固、每一条“线”都畅通、每一个“面”都覆盖,成为罕达盖边境派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罕达盖边境派出所创新构建“草原睦邻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新模式,将具体工作任务分片划区、细化拆解,让嘎查村干部、乡贤能人、网格员、警格员、巡回调解员以及农牧民群众协同发力,共同织密社会治理防护网,有效解决了农牧区群众诸多急难愁盼诉求。
“两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签订一个协议,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按照协议内容处理。”近日,在罕达盖边境派出所,民警为牧民全东旭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不久前,全东旭发现自家种植的牧草被邻居包玉荣的羊群啃食,类似情况已发生多次,无奈之下,他向罕达盖边境派出所反映了该问题。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派出所民警联合嘎查村干部,立即为双方开展调解工作。民警与村干部经过耐心细致地走访调查,采用“背靠背”调解方式,并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以案释法”,最终双方就经济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了调解协议。
“一方面,我们通过网格员日常入户宣传普法,让老百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三级代办‘替民跑、解民愁、赢民心’的作用,以更高标准、更优质服务、更科学环节、更有力保障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助力打造‘草原睦邻岗’品牌。”罕达盖边境派出所所长何永福介绍说。
在日常工作中,罕达盖边境派出所还积极与驻地解放军边防部队联勤合作,充分发挥护边员队伍职能作用,共同开展巡边工作,有效整合辖区边境管控力量。同时,推出“驿站警务”工作模式,构建起“流动式、全覆盖”的大警务格局,极大提升了边境管控效能。
今年以来,该派出所已累计服务往来旅客及群众3000余人次,调处纠纷32起,处置各类突发事件12次,切实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记者刘玉璟 郭君怡 通讯员 李永建)
来源:平安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