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在即,莴笋种植户注意!避开这3大误区你的莴笋也能粗壮高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1:07 1

摘要: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正是秋莴笋种植的黄金时期。不少种植户发现,自己种的莴笋总是细长瘦弱,还容易提前抽苔开花。其实啊,种莴笋就像照顾孩子,得懂它的生长规律。今天就给大家聊聊秋莴笋种植中最常见的三大误区,记牢这些,保你今年的莴笋产量翻番!

秋播莴笋的关键,就在于摸准它的“脾气”。避开这些坑,你家莴笋也能茎秆粗壮、脆嫩多汁。

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正是秋莴笋种植的黄金时期。不少种植户发现,自己种的莴笋总是细长瘦弱,还容易提前抽苔开花。其实啊,种莴笋就像照顾孩子,得懂它的生长规律。今天就给大家聊聊秋莴笋种植中最常见的三大误区,记牢这些,保你今年的莴笋产量翻番!

误区一:播种时间“随便定”,温度控制不当

秋莴笋对温度特别敏感,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出问题。很多农户种莴笋抽苔,第一个原因就是播种时间没选对。

莴笋最喜欢的生长温度是15-20℃。高于25℃容易抽苔,低于5℃又会被冻伤。所以南北方的播种时间要拿捏准:南方地区(长江以南)建议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种植;北方地区(华北、东北)则要提早到8月下旬到9月初。

有经验的种植户有个小窍门:看小区里的梧桐叶开始发黄,早晚穿外套不觉得热时,就是种秋莴笋的好时机。现在九月底,正是南方种植的好时候!

温度控制也要上心。苗期温度超过28℃,就得给育苗盆搭个小遮阳网;温度低于10℃,要移到阳台内侧或盖薄膜保温。别让莴笋在温度骤变中受罪,否则它一生气就抽苔给你看。

误区二:水肥管理“一锅端”,不懂分期调控

施肥不当是莴笋空心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种莴笋爱施氮肥,结果叶子长得旺,茎秆却细细的,还容易空心。

莴笋是吃肥大户,但各个阶段“口味”不同。生长前期可以适量施氮肥,促进叶片生长;但进入莲座期后,就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定植后20天左右,浇施磷酸二氢钾溶液(1:1500兑水),10天一次,连施两次,能让茎秆更粗壮。

浇水更是门学问。莴笋肉质茎肥大期水分必须均匀,切忌忽干忽湿。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最为理想。采收前10天要停止施肥,但要多浇水,这样莴笋更脆嫩,不会发苦。

误区三:种植密度“太随意”,忽视光照空间

不少人舍不得间苗,结果莴笋挤在一起长不粗。莴笋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过密会导致光照和养分竞争激烈,影响茎部发育。

合理密植是关键。地栽莴笋建议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阳台盆栽的话,30厘米深的盆最好只种一棵,别贪多。每株莴笋都要有足够的空间舒展身心,才能长出粗壮的茎秆。

移栽时机也要把握好。不要苗太小或太老时移栽:太小了根没长好,太老了容易抽苔。一般苗龄20-25天,长出5-6片真叶时移栽最合适。移栽时带上土坨,因为莴笋根脆,别弄散了。

额外加餐:两个小技巧让你种莴笋更得心应手

选对品种是成功的一半。秋莴笋一定要选耐寒晚抽苔品种,比如“三青莴笋”“耐寒白尖叶”。别买春莴笋种,否则种下去10天就抽苔,结不出脆嫩的笋。

及时采收很重要。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就是收获适期。别等叶子发黄才收,那时莴笋已经空心发苦了。采收时用刀从根部1厘米处切断,收完后还能长侧芽,侧芽长15厘米又能收一次。

种莴笋确实需要耐心,但更重要的是方法。避开这三大误区,你也能种出粗壮高产的秋莴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种植经验。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