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上海文艺会堂内温情而庄重,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作协和上影集团联合主办的黄宗英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此举行。电影、文学、评论等上海各界文艺工作者相聚一堂,回顾黄宗英跨越银幕与文学的璀璨人生,继承和发扬她留下的艺术瑰宝与精神财富。
9月26日,上海文艺会堂内温情而庄重,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作协和上影集团联合主办的黄宗英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此举行。电影、文学、评论等上海各界文艺工作者相聚一堂,回顾黄宗英跨越银幕与文学的璀璨人生,继承和发扬她留下的艺术瑰宝与精神财富。
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夏煜静,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方坤,上海市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高渊,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上影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徐春萍,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影协主席郑大圣等领导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方坤主持。
会上播放了主题为《黄宗英·白云秋山霜叶红》的微型纪录片。上影演员剧团演员赵静现场朗诵了黄宗英作品《献给你,祖国啊!——写给参加军干校的青年和光荣的家长》《别说自己老了》。
夏煜静在致辞里表示,黄宗英同志的一生,是艺术与文学交相辉映的一生,是永葆初心并不断求索的一生。她留下的艺术瑰宝与精神财富依然如星月一般,朗照我们后来者的道路。我们不仅要纪念她,更要学习她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血脉相连的创作立场;学习她对艺术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专业精神;学习她坚韧豁达、从容无畏的高尚品格。让我们以老一辈文艺家为榜样,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当好文艺界“排头兵”中的“尖兵”,以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马文运在致辞中谈到,黄宗英同志扎根生活、情寄人民的文学创作感悟,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艺术精神,对于我们赓续文学传统,启迪未来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宗英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身处伟大的新时代,我们的作家应该深入火热现实生活第一线,感受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心声,创造出更多能够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的优秀作品。我们要永葆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让文学园地始终百花竞放、生机勃勃。我们还要秉持深沉的家国情怀与高度的文化自信,用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王隽在致辞中表示,黄宗英老师一身才华、一生勤奋、一生浪漫。我们要学习她对艺术始终如一、炽烈坚韧的热情;学习她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观众的无限赤诚,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时代的真诚奉献。她为我们生动诠释了德艺双馨的崇高境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艺术精神和“一息尚存,不落征帆”的人生态度。作为中国的电影人,我们要学习前辈优秀表演艺术家们德艺双馨的崇高精神,在中国电影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为中国电影创造新的辉煌。
在嘉宾主题发言环节,上海市文联原副主席、上海影协原主席任仲伦,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简平,《上海纪实》电子刊主编、《新民晚报》原副总编朱大建,上海影协副主席、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上海评协理事、文汇报社高级编辑王雪瑛,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秦来来,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谈洁,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上海视协副主席曹可凡,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影协主席郑大圣先后发言(本公号后续将分享嘉宾发言内容摘要)。
此前,黄宗英百年诞辰纪念电影展映活动于9月24日在文艺会堂举行,活动放映了黄宗英出演的经典电影《丽人行》和《乌鸦与麻雀》。
来源:上海文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