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桥峪水库工程指挥部机构的设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08:58 1

摘要:桥峪水库,这座华县水利史上的历史丰碑,是当时省三管局在南山设计的4个水库中工程质量最好、进度最快、最早验收的水库,被验收组评为“优良工程”。它对华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也勾起了我这位故乡人对它的敬意。它培养了我,成就了我,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战桥峪》•回忆辑录

桥峪水库的点点滴滴

作者:岳金科

桥峪水库,这座华县水利史上的历史丰碑,是当时省三管局在南山设计的4个水库中工程质量最好、进度最快、最早验收的水库,被验收组评为“优良工程”。它对华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也勾起了我这位故乡人对它的敬意。它培养了我,成就了我,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水库情结

我叫岳金科,华县大明镇唐安行政村岳家组人,1970年3月到桥峪水库工程指挥部施工组,担任土壤化验组化验员、施工组长。期间到华县“五七大学”水利班进修学习,1972年从事桥峪水库灌区西干渠、西二支渠技术指导工作。水库竣工后,担任水库管理站工程组技术员。

桥峪水库

1995年2月任桥峪水库灌区管理处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1996年2月至2002年10月任水库灌区管理处主任,2011年退休。

自己人生的最佳年华奉献在桥峪水库,50年来,自己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但对桥峪水库的那份情结、那种爱缘始终不渝。

组织机构

桥峪水库1969年11月23日开工,1973年5月1日结束。桥峪水库指挥部机构资料因时间过长,无法考证,仅回忆梳理。

1969年成立桥峪水库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吕成科(原华县县长、县革委会副主任);政委闫忠贤(军队代表);副指挥王文秀(原柳枝公社党委书记)

1970年县革委会调整指挥部领导,李进财担任指挥部副政委(原华县商业局长)主持工作。1971年,又调整李进财担任指挥部政委。

指挥部下设四个处:政治宣传处侯济刚、邬治民;工程处何汝桢、师国敏;后勤处王居公、李志生;警卫处长史喜荣;直属炮工连连长王景民(大明算王人)

工程先由高塘塬区5个公社承担修建,1970年县革委会为了加快工程进展,决定除金堆公社外全县其余18个公社全部参加修建。

“大包干”探秘

高手在民间。“大包干”是桥峪水库首创的一种施工形式和管理办法。其渊源来自一名基层干部,他叫史玉均,工程处统计室负责人,善于学习和思考。1970年的月统计报表显示,工程量长间处于低工效运行状态。一次偶尔机会,他在学习毛主席著作时,发现了“大包干”概念。于是,根据毛主席“搞基本建设还是采用大包干的办法好”的精神,大胆向指挥部提出,根据剩余工程量,给各公社施工营实行任务包干,完成任务的即可离库的办法。李进财政委十分重视,就与常住水库抓工程建设的县委副书记朱怀玉商定后,汇报县委、县革委同意,决定实施这一方案,既加快了工程的进展,也彰显水库建设者的智慧和力量。史玉均同志功不可没,1972年在水库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英雄模范闪光

“人心齐、泰山移”,在水库建设期间涌现出像“英雄炮工连”那样,“哪里艰苦哪里上”;铁姑娘战斗队那样,“日夜战斗在第一线”。出现像大明营铁姑娘连连长张福勤(大明公社孙堡村人)等先进个人。在水库建设中,月评、季评、半年评、年度评选成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先进单位、先进施工营(连、排)层出不穷;先进个人多的数不清。

开工初期,工地不通高压电,靠发电机发电照明施工,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上海籍大学生、华县电气厂职工陈来,想工地之所想,凭借知识功底和技术能力,改革发电形式,给水库施工工地带来了光明,为水库的发电工作做出了特殊贡献,陈来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技术保障

桥峪水库的工程图纸是由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设计的,设计组长为杨慎昌工程师。相关单位也派了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分别是:黄河委员会渭南规划二队夏运坤、杨安社、李云浦;渭南地区水利局丁哲民工程师;渭南地区水利水保工作队袁思良(六级工程师)、肖继康、师国敏;华县水工队申文礼、蔼照凤、赵民权。

指挥部工程处测量组:闫福江(赤水人)、吝恒礼(瓜坡人),二人均系地质学校测量专业,1962年困难时期下放支农人员、技术能力强,能吃苦,晚上还培训各公社技术骨干。

机构设置始末

县委、县革委会领导重视水库建设。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田子波经常到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先后派吕成科县长、武装部长杨维、县革委会副主任贺成儒担任指挥部领导,长期住工地,同民工吃住一起同劳动;特别是县委副书记朱怀玉,长达一年多时间一直住在工地,直到水库竣工,极大地鼓舞了干部民工建库积极性。

桥峪水库竣工典礼会场

政委李进财,忠诚党的事业,头脑清,工程质量意识强,领导有方、处事果断、吃苦耐劳,日夜奋战在工地上,为水库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9年成立桥峪水库工程指挥部。1970年县革委会调整桥峪水库工程指挥部领导,指挥部下设四个处:政治宣传处含宣传组、广播站、党总支、团总支;工程处含统计组、化验组;后勤处含物资组、修理组、电工组、医疗室,警卫处及直属炮工连。

1973年5月1日,桥峪水库召开竣工大会,成立“桥峪水库灌区管理站”,同时撤销“桥峪水库工程指挥部”。

1975年至1984年,李相廉任桥峪水库管理站主任。1978年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桥峪水库管理站改为“桥峪水库灌区管理处”,下设4个站,分别为水库管理站、高塘站、大明站、金惠站。

来源:华州文史荟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