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觅在 8 月 28 日官宣造车,随后陆续公布了首款车型“超豪华纯电跑车”,及第二款车型“超奢旗舰 SUV”,并宣称以全球首创 7 项专利“重构无序对开车门”。
追觅在 8 月 28 日官宣造车,随后陆续公布了首款车型“超豪华纯电跑车”,及第二款车型“超奢旗舰 SUV”,并宣称以全球首创 7 项专利“重构无序对开车门”。
而根据“专利挖掘机”公众号,上述 7 项专利均属于同一套无 B 柱车门技术,且发明人仅有 3 位工程师,而专利代理人却高达 7 位。
争议核心:7项专利是否真为“全球首创”?
追觅汽车于2025年8月28日官宣造车,并同步发布首款超豪华纯电跑车及第二款超奢旗舰SUV,宣称以7项专利技术“重构无序对开车门”。
然而,公众号“专利挖掘机”通过深度分析指出,这7项专利均围绕同一套无B柱车门系统展开,发明人仅为3位工程师,但专利代理人多达7位,存在“分案申请”的嫌疑。
从技术原理看,追觅专利的核心思路为“分段式开门”:先平移车门使其与前门分离,再旋转开启,实现无序对开功能。但这一设计并非首创——福特汽车早在2006年便申请过类似专利,其技术方案同样针对无B柱车门的开启顺序问题,通过平移脱离干涉后旋转开门。
此外,吉利汽车2024年推出的极氪MIX车型也采用同类技术,并同样宣称“全球首创”。
专利附图现“巧合”:与理想L9、劳斯莱斯库里南高度相似
争议进一步升级。追觅专利附图中的汽车总成图显示,其车灯、传感器布局及充电口位置与理想L9、劳斯莱斯库里南存在显著相似之处。
例如,追觅专利中的车灯弧形设计、顶部传感器位置及充电口布局,与理想L9的实车设计高度重合,甚至被网友调侃“能直接套用库里南的配件”。
业内专家丛杰分析指出,追觅作为跨界造车企业,可能存在“专利包装”倾向,即通过将现有技术拆分申报、强调局部创新点的方式,营造技术领先的形象。这种操作在专利代理行业虽不违规,但若过度宣传“全球首创”,则可能涉及误导消费者。
技术宣传需守合规边界
截至目前,追觅汽车尚未对争议作出正式回应。但此前其CEO曾公开表示,无B柱车门技术将“碾压理想L9”,并强调追觅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等领域的积累为造车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次事件折射出新势力车企在技术宣传中的合规风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指出,专利数量与质量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但“全球首创”等表述需有充分依据,否则可能损害品牌公信力。
数据显示,追觅截至2025年5月已申请专利6379件,但此次争议暴露出其专利布局策略可能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150亿订单背后的技术信任考验
尽管争议不断,追觅汽车在市场端仍取得突破。其首届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追觅宣布获超150亿元订单,中东及中亚经销商反馈热烈。
然而,技术原创性争议可能对其全球化布局构成潜在风险。例如,极氪MIX因专利问题曾陷入与特斯拉的侵权纠纷,追觅若无法有效回应质疑,或面临类似法律挑战。
追觅汽车的专利争议,为跨界造车企业敲响警钟:在技术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创新不仅是专利数量的比拼,更是技术原创性与合规性的双重考验。
来源:科技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