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彬州市北极镇搭建学习平台、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采取“集中学+自主学”“线上学+线下学”“理论学+实践学”等方式,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年轻干部“赋能增智”。
今年以来,彬州市北极镇搭建学习平台、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采取“集中学+自主学”“线上学+线下学”“理论学+实践学”等方式,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年轻干部“赋能增智”。
“集中学+自主学”。集中学,把“政治理论+党纪法规+业务知识”等作为年轻干部学习的“必修课”,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和“原文领学、专题辅导、交流发言、总结讲话”四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确保让年轻干部更好地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支部组织生活常态学、周一例会积累学、周三晚上专题学等方式,着力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建立“每周述学”工作机制,包村干部、业务干部述学,包片领导、业务领导评学,镇主要领导督学考学。由科级领导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领学促学,带动年轻干部“绝大多数”多思多想、学深悟透。自主学,借力“互联网+”,引导党员干部利用每天早上起来半个小时、晚上睡前半个小时见缝插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学、实时学、天天学、事事学、随处学、持久学,将学习作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自觉从中找方向、找方法、找路径,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理论学习的“丰厚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线上学+线下学”。线上学,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机关,学时政、看视频、晒积分、比学习,成为了党员干部学习的新风尚,成为自我提升的“指南针”、干事创业的“加油站”;在农村,发挥新媒体优势,每天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等知识,通过“村村响大喇叭”推送到田间地头;依托陕西干部网络学院,采取定期督促学习、督查学习进度等方式,让干部同步跟学、随处可学,做到“常学常训”,实现网络培训全覆盖;依托党员活动室建立远程教育学习点,将“固定学习日”与“主题党日”融合开展,采取“定期播放+个性点播”方式,全面提升党员能力素养。让党员干部在理论上“不漏学”、在学习上“不缺课”、在思想上“不掉队”。线下学,全面推行导师“传帮带”制度,结合工作实际,1名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带1-2名年轻干部;1名熟悉业务工作、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老同志以师傅带徒弟帮带1名年轻干部;通过言传身教、实践指导等方式,在乡村振兴、公文写作、党建宣传、矛盾调解、组织协调、应急处突、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跟岗实践,培养年轻干部做到坐下去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
“理论学+实践学”。理论学,搭建了“人人讲”“互相学”分享平台,多名年轻干部所结合自己负责的业务工作和包村工作,围绕“如何做一名包村干部”“如何做一名办公室干部”“如何做一名业务干部”等方面进行学习交流发言和理论政策讲授。实践学,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从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入手,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要求,聚焦群众需求,通过“宣讲+理论”“宣讲+文艺”“宣讲+故事”“宣讲+科普”等方式,讲党史、讲政策、讲家风、讲技术等,为年轻干部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切实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与活力。同时,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坚持让年轻干部到田间地头一线锻炼“实践学”,安排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任务重的一线“磨练”;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千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大棚樱桃管护等重点工作一线“锤炼”;采空区拆迁、街道集市管理、信访矛盾化解等困难一线“锻炼”,培养他们啃“硬骨头”、挑“关键担”的能力,通过知行合一、学用结合的“实践学”,推动重点工作出精品、特色工作有亮点、常规工作创一流。(杜孟飞)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