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扫地机干到超跑,追觅凭啥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9:18 1

摘要: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追觅又推新车了,没错,就是那家上个月才刚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的公司,近期展示出了其第二款产品,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系列的首款超奢旗舰SUV。而在此前宣布造车时,根据公开信息,追觅当天发布全员信,表示首款车型就定位为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追觅又推新车了,没错,就是那家上个月才刚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的公司,近期展示出了其第二款产品,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系列的首款超奢旗舰SUV。而在此前宣布造车时,根据公开信息,追觅当天发布全员信,表示首款车型就定位为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于2027年亮相。

此次推出的新车,同样计划于2027年亮相。而这家最早于智能清洁电器起家的公司,如今却开始不断跨界,让人不禁疑惑,是真有实力,还是故弄玄虚。

刚出茅庐就要对标布加迪,还要对标劳斯莱斯

在8月份宣布正式进军汽车领域后,追觅近期更是公开了其第二款产品,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的超奢旗舰SEV。据追觅方面透露,该车拥有百大全球首创技术,千余项颠覆式创新。

从追觅官方放出的消息显示,这款SUV将采用CTP 4.0架构,搭载100度电池,增程式动力。还将搭载四擎独立驱动,并配备24度后轮转向,转弯半径小于5米。同时配备超级底盘,能够结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重力传感器等感知元件对底盘高度、软硬和刚度进行调整。

而在此前,追觅已经在德国选定了工厂地址,距离特斯拉柏林工厂并不远,并计划建起比柏林工厂大20%的追觅汽车基地。技术上,中国研发团队主导智能化与三电系统,德国工厂负责制造,形成中国技术+欧洲工艺的闭环。

与此同时,追觅在自身的技术储备上并非一穷二白,一方面在于追觅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智能感知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可迁移至汽车电驱、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系统。其马达功率密度达2.5kW/kg,理论可输出600kW+峰值功率,满足超跑需求。

另一方面,追觅的造车也不是突发奇想,在追觅宣布造车的当天,其发布的内部信中便表示,早在2013年就有造车计划书,历经十二年在清洁领域登顶后,迎来“时代时机”。

有媒体报道,追觅的造车计划在2021年便已经立项,2024年7月,有消息传出追觅科技正在高薪招聘造车的人才,包括智能座舱、底盘电控以及转向系统等多个领域。

当然,造车本身是个重资产的投入,对于资金要求非常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蔚来汽车累计融资超过1000亿元;小米汽车更是在首期投入了100亿元,并准备在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元。

对此,追觅创始人俞浩也是在其朋友圈中表示,追觅当前现金流充足,经营状况良好,公司和其个人拿出了50亿元,回购了部分老股,使得持股比例从45%提升到了70%。9月12日,追觅汽车还宣布完成首轮融资,这距离官宣造车刚两周时间。

追觅迎来了时代的时机

追觅之所以选择在此时入局,是认为目前时机已经到来。这个时机一方面在于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成熟,极大降低了造车门槛。目前中国已拥有全球最成熟的电动车供应链体系,宁德时代、华为、地平线等可提供电池、电机、智驾等核心部件,跨界造车不再需要从0到1。

同时,小米汽车的成功,给了追觅极大地刺激。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追觅传统强势的扫地机器人市场,近几年来销量下滑严重,数据显示,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销量从2021年的579万台下滑至2024年的406万台,追觅市场份额仍落后于石头科技,竞争加剧、增长乏力。

并且还不断有新进者涌入,例如家电巨头美的和海尔、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充电宝头部企业安克创新等都在尝试这一赛道。而在今年8月,大疆也发布了其首代扫地机器人DJI ROMO系列,这就让扫地机器人赛道更卷,让追觅亟需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此外,追觅也有着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底,追觅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其中45%为发明专利,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这些技术储备将直接转化为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并且在销售渠道上,追觅已经做了很深的布局。其在海外100多个国家的6000家线下渠道,其中,中国本土市场门店数量在2025年已覆盖193座城市,在营门店达831家。追觅明确表示,将复用现有全球化渠道资源作为其汽车业务“出海”的核心优势之一。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追觅的6000家门店网络,理论上可节省30%的海外建店费用,当然汽车渠道的专业性与售后体系远高于家电,仍需大量改造与投入。

最重要的是,追觅并没有选择做大众化车型,而是直接切入超豪华汽车赛道,避开了与国内绝大多数的造车新势力的直接竞争。

尽管目前的还算顺利,但作为智能家电涉足造车这条道路是否能够走通还存在疑问。追觅并非是首个尝试的企业,2021年,同样为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的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便借助北汽的造车资质,创办了极石汽车,并于2023年推出首款增程式SUV极石01。不过截至2025年7月,极石汽车累计交付量仅为13809 辆,成绩称不上亮眼。

此外,一直在家电领域被作为追觅对标的戴森,也曾在电动汽车市场中投入过。当时戴森判断,家用电器中使用的电池和电动机技术可以应用于汽车。

2017年,戴森宣布正式开发电动汽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申请了18项与设计和空气动力学相关的专利。为此,甚至投资了20亿英镑,宣布要在2021年发布首款电动汽车。

但在2019年这一项目戛然而止,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在告知员工的邮件中表示,找不到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方法,并且也找不到可以确保可观利润的方法。

写在最后

追觅的布局远远不止于汽车,就在今年初,俞浩还在内部社交平台宣布,公司将进军航空业,致力于打造全球顶尖的商务舱飞机,计划是将追觅航空的前三架飞机全部打造为全商务舱,旨在成为全球最舒适的商务舱。

除了造飞机和汽车外,追觅还表示未来整筹备推出其首款高端电视。有媒体统计,目前追觅的产品线已经包括扫地机、洗地机、吸尘器、吹风机、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洗碗机、冰箱、空调、智能电视、路由器、泳池机器人(浪涌未来)、具身大模型(千诀科技)、割草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园林工具(劳尼克斯)、潮玩(Dreame Mart)、咖啡(追觅咖啡)、茶饮(山也觅茶)、火锅(沸点计划)等等。

就在前几天,追觅宣布即将推出首款智能手机Dreame Space,并表示目前已在海外市场获得超过亿元人民币的预售订单。

回到造车,即便小米也是潜心筹备三年才拿出了小米su7,即便如此,还遭到了不少业内的质疑声。如今追觅不仅同步推出多款车型,同时还多线开花的情况下,会带来一个怎样的奇迹,值得期待。

来源:核芯产业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