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界美男自曝:小时候说话结巴到自卑,竞靠上海说唱逆袭成名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07:18 1

摘要:提起上海说唱,绕不开宗师黄永生;说起沪上滑稽界的"颜值担当",陈靓的名字总会被反复提及。这位被网友封为"小时候的梦中情人"的演员,如今在舞台上妙语连珠、逗得观众前仰后合,可谁能想到,他童年最隐秘的伤痛,竟是说话结巴带来的深深自卑。而治愈他的"良药",正是他守护

提起上海说唱,绕不开宗师黄永生;说起沪上滑稽界的"颜值担当",陈靓的名字总会被反复提及。这位被网友封为"小时候的梦中情人"的演员,如今在舞台上妙语连珠、逗得观众前仰后合,可谁能想到,他童年最隐秘的伤痛,竟是说话结巴带来的深深自卑。而治愈他的"良药",正是他守护至今的上海说唱。

结巴少年的无线电情结:说唱成了童年光

陈靓的童年时光,是在上海老城厢的弄堂里度过的。每天清晨,外公外婆家的无线电总会准时响起,伴随着早点的香气,黄永生老师清亮的上海说唱声穿透晨雾,成了他最熟悉的背景音。"那时候听不懂太多门道,就觉得调子好听,念白像珠子一样滚出来,特别有意思。"陈靓后来回忆道。

这份喜欢藏在心里,直到得知黄永生要开办说唱艺校的消息,陈靓才鼓起勇气想去试试。可站在艺校门口时,他又退缩了——因为说话"讲究节奏"的毛病,他从小就害怕与人交流。"学名叫口吃,其实就是结巴,一句话要顿好几次才能说完。"陈靓坦言,当时满脑子都是"黄老师肯定不会要我"的念头,连报名都手抖。

让他意外的是,黄永生不仅收下了他,还拍着他的肩膀说:"练说唱能让你自信起来,说话也会流利。"这话在当时的陈靓听来近乎"吹牛":"医生都没治好的毛病,唱说唱能管用?"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跟着黄永生练起了绕口令、学起了说唱曲牌,没想到这一练就是好几年,口吃的毛病竟真的慢慢好转了。

多年后陈靓才明白,上海说唱里藏着语言的密码。像经典曲目《金陵塔》里的"天上七粒额星树上七只鹰,墙上七根钉台上七盏灯",这种快口与绕口的结合,正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极致训练。黄永生演唱的《金陵塔》被誉为"绝活",而这份"绝活"的训练方法,也成了治愈陈靓的良方。

侯宝林定名的传奇:上海说唱的前世今生

在陈靓的说唱生涯里,黄永生不仅是恩师,更是带他走进这门艺术深处的引路人。他常听恩师讲起"上海说唱"这个名字的由来,这段与相声大师侯宝林有关的往事,藏着这门艺术的荣光。

其实早在清朝,上海就有了说唱艺术的雏形,当时的"小热昏""卖梨膏糖"等节目在街头巷尾极受欢迎,只是都笼统地称为"说唱"。直到1956年,黄永生带着作品进京参加全国曲艺会演,一举夺得一等奖,才让这门地方艺术有了正式的名字。

当时担任评委的侯宝林问起曲种名称,黄永生答"说唱"。侯宝林当即指出:"说唱范围太广,天津大鼓、北京琴书都能叫说唱,你来自上海,不如就叫上海说唱。"就这样,在侯宝林的提议下,这门诞生于沪上的艺术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从街头巷尾走进了更广阔的艺术舞台。

而黄永生的恩师,正是《金陵塔》的创作者袁一灵。这首融合了绕口令技巧的作品,"舌如鼓簧,语似连珠,快而不喘",至今仍在江浙地区流传不衰,2021年还入选了长三角非遗节金榜。从袁一灵到黄永生,再到陈靓,上海说唱的技艺与精神就这样代代相传。

凭借扎实的功底,陈靓后来被黄永生推荐进入人民滑稽剧团,还拜了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王汝刚为师。从结巴少年到舞台名家,上海说唱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更成了他毕生的事业。如今的他,已是上海说唱徐汇区非遗传承人,接过了恩师的传承接力棒。

冒雨赴会的坚守:老艺术在孩子身上"活"过来了

"上海小囡不会讲上海话,这是最让人着急的事。"在"徐家汇说唱新青年艺术工作室"揭牌仪式上,王汝刚的话戳中了许多沪上文化人的心声。那天雨下得不小,吴新伯、钱程、顾竹君等曲艺名家却都冒雨赶来,只为见证一个新的传承舞台诞生。

舞台上,一群孩子成了绝对的主角。来自上海少年说唱团的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演唱着《桃花颂》《美食大世界》等经典曲目。14岁的李王子刚学一年就已经有模有样,她说:"爷爷奶奶爱听滑稽戏,我跟着听出了兴趣,现在觉得能传承这门艺术特别自豪。"旁边一位学了五年的小姑娘,唱起《金陵塔》里的绕口令段落丝毫不怯场,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这一幕让在场的名家们倍感欣慰。要知道,上海说唱曾和许多传统曲艺一样,面临着"观众老化、后继乏人"的困境。滑稽戏名家钱程曾忧心忡忡地表示,上海话正处于"肯定濒危型"状态——家长讲上海话,孩子却习惯用普通话回应,长此以往,依赖沪语的说唱艺术难免受影响。

好在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2011年,"上海说唱"入选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越来越多的传承人走进社区、学校,用演出和讲座播撒传承的种子。"徐家汇说唱新青年艺术工作室"的成立,更是给年轻传承人搭建了专属舞台。王汝刚说:"艺术靠年轻人传承,他们学会了,这门艺术才能代代相传。"

如今的陈靓,一边在舞台上演绎着上海说唱的魅力,一边投身于传承工作。他常给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这门艺术不仅能带来快乐,更藏着治愈与成长的力量。就像当年无线电里的声音照亮了他的童年,现在的他也想成为那束光,让上海说唱在新的时代里继续绽放光彩。

你还记得《金陵塔》的唱词吗?平时和家人会说上海话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来源:奇妙圆月x9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