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职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常常为求职、晋升、管理等问题绞尽脑汁。但其实,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已经用他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就让我们一起从这位千古名相身上汲取职场的智慧。
在职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常常为求职、晋升、管理等问题绞尽脑汁。但其实,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已经用他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就让我们一起从这位千古名相身上汲取职场的智慧。
一、求职的学问:如何脱颖而出?
求职是每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诸葛亮在求职时,就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
(一)借助口碑,迅速冒尖
在东汉末年,荆州人才济济,诸葛亮却能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强大的口碑。他的朋友徐庶向刘备极力推荐,称赞他“不可限量”,司马徽也称他为“伏龙”,这些推荐让诸葛亮迅速进入刘备的视野。这告诉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他人的推荐是求职成功的重要助力。
(二)制造差异,吸引眼球
诸葛亮给自己起了“卧龙先生”的称号,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种独特的自我定位让他在众多读书人中显得与众不同。他还在学习上“独观大略”,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职业目标,成功吸引了刘备的注意。在求职中,我们也要学会突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让雇主一眼就能看到你的价值。
(三)欲擒故纵,激发需求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通过“欲擒故纵”的策略,让刘备对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他第一次故意不在家,第二次还在睡觉,让刘备站在堂下等了一个多时辰,这种考验让刘备更加珍惜他的才华。在求职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雇主感受到我们的重要性,从而增加他们对我们的需求。
(四)高调出场,低调说话
当刘备第三次来访时,诸葛亮并没有立刻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先谦虚地表示自己“年幼才疏”,这种低调的态度反而让刘备更加信任他。在求职中,我们也要学会先谦虚,再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样更容易获得雇主的认可。
二、求人的技巧:如何找到可靠的盟友?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需要他人的帮助来完成任务。诸葛亮在刘备事业危急时,就展现出了高超的求人技巧。
(一)判断形势,争取实力最近的人帮忙
面对曹操的强大压力,诸葛亮分析形势后,选择了与实力相近的孙权联合。他明白,只有找到实力相近的盟友,才能在危机中相互扶持,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在职场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分析形势,找到那些能够与我们相互支持的人,共同应对困难。
(二)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对方先提出要求
当鲁肃前来探听刘备的意图时,诸葛亮并没有急于表达合作的意愿,而是通过谈话引导鲁肃主动提出联合的建议。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策略,让刘备在与孙权的联合中占据了主动权。在求人帮忙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对方主动提出帮助,从而增加成功的几率。
(三)先在语言上占优,争取气势上压倒对方
在舌战群儒时,诸葛亮面对张昭、虞翻等人的质疑,毫不退缩,以强硬的态度和有力的论证,成功地压倒了对方。他明白,在求人帮忙时,不能表现出软弱,只有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决心,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支持。在职场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让他人信服。
三、用人的门道:如何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用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
(一)放水养鱼,让人才有施展空间
庞统初到刘备手下时,因为刘备对他的印象不佳,被安排到一个小县做县令。诸葛亮了解到庞统的才华后,建议刘备重新启用他,并给予他更大的舞台。这体现了诸葛亮“放水养鱼”的用人策略,即给予人才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管理团队时,我们也要学会发现人才的优势,给予他们适合的岗位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发光发热。
(二)分槽喂马,避免内部竞争
在庞统和刘备前往西川时,诸葛亮选择留守后方,避免了与庞统之间的权力冲突。这种“分槽喂马”的策略,让两人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在团队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合理分配任务,避免成员之间的恶性竞争,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
(三)筑巢引凤,满足人才的需求
刘巴是一个才华横溢但性格清高的知识分子,他瞧不起刘备,也不愿意为刘备效力。诸葛亮却看中了他的才华,通过满足他的需求,成功地将他纳入刘备的阵营。这告诉我们,用人不仅要看到人才的能力,还要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满足需求来赢得人才的支持。
四、管人的谋略:如何稳定团队,凝聚人心?
一个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诸葛亮在管理团队时,展现出了高超的谋略。
(一)由远及近,先严后宽
在刘备取得西川后,诸葛亮在任命干部时,先提拔了刘璋的旧部,稳定了人心。这种“由远及近”的策略,让刘备的部下看到了诸葛亮的公正和包容,从而稳定了整个团队。在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先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人,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从而凝聚团队的力量。
(二)上重下威,尊重而不放纵
对于法正这样的功臣,诸葛亮并没有因为他的功劳而放纵他,而是通过适当的提醒和引导,让他收敛了自己的行为。这种“上重下威”的管理方式,既尊重了法正的贡献,又维护了团队的纪律。在管理团队时,我们也要学会在尊重成员的同时,保持必要的权威,避免团队出现混乱。
(三)罚上立威,树立权威
在处理刘封的问题上,诸葛亮毫不留情,坚决要求刘备严肃处理。这种“罚上立威”的做法,让整个团队看到了诸葛亮的公正和权威,从而稳定了团队的秩序。在管理中,我们也要学会在关键时刻树立权威,让团队成员明白纪律的重要性。
五、信任的诀窍:如何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在职场中,信任是成功的关键。诸葛亮通过一系列的策略,赢得了刘备和刘禅的信任。
(一)工作上摇扇子,生活上搭台子
诸葛亮在刘备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在工作中为刘备出谋划策,还在生活中关心刘备的个人问题。这种“工作上摇扇子,生活上搭台子”的方式,让刘备对诸葛亮产生了深厚的信任和依赖。在职场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关心领导和同事的个人生活,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他们的信任。
(二)弱示沟通,展示依赖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对刘备的感激之情,这种“弱示沟通”的方式,让刘备和刘禅感受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依赖。在与领导和同事的沟通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适当展示自己的不足,赢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三)稳定情绪,积极但绝不着急
在刘备东征失败后,诸葛亮并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赢得了刘备的信任。在职场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通过积极的行动和稳定的情绪,赢得他人的认可。
六、稳定的良方:如何在危机中稳定局势?
在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诸葛亮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成功地稳定了局势。
(一)稳定班子,各就各位
诸葛亮迅速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避免了内部的混乱。这种“稳定班子,各就各位”的方式,让整个团队迅速恢复了秩序。在面对危机时,我们也应该迅速明确团队的分工,稳定团队的秩序,从而更好地应对危机。
(二)公开信息,避免谣言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第一时间公布了刘备的遗嘱,让团队成员了解了真相,避免了谣言的传播。在管理团队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公开信息,让团队成员了解情况,从而稳定团队的情绪。
(三)安居平五路,稳定人心
面对曹魏的五路大军,诸葛亮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通过“安居平五路”的策略,稳定了人心。他通过巧妙的安排,让团队成员看到了他的信心和能力,从而稳定了整个团队。在面对危机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保持冷静,通过积极的行动和坚定的信心,稳定团队的情绪。
七、处罚的策略:如何处理犯错的下属?
在管理团队时,如何处理犯错的下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诸葛亮在处理彭羕、李严和马谡等问题时,展现了高超的智慧。
(一)设置底线,留有余地
对于李严的问题,诸葛亮虽然对他非常反感,但仍然给予了他足够的机会和待遇。这种“设置底线,留有余地”的方式,既维护了团队的纪律,又给了李严改正的机会。在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学会设置底线,给予犯错的下属改正的机会。
(二)严肃纪律,强化感情
在处理马谡的问题上,诸葛亮虽然流下了眼泪,但仍然坚决地执行了军法。这种“严肃纪律,强化感情”的方式,让整个团队看到了诸葛亮的公正和权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马谡的关心。在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在严肃纪律的同时,关心下属的情感,从而赢得他们的尊重和支持。
(三)公开处理,树立权威
诸葛亮在处理李严和马谡的问题时,都通过公开的方式进行处理,让整个团队看到了他的公正和权威。在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学会通过公开的方式处理问题,树立团队的纪律和权威。
八、接班的讲究:如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个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合格的接班人。诸葛亮在培养接班人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
(一)慧眼看才能,俗眼看性格
诸葛亮在选择接班人时,不仅看重他们的才能,还注重他们的性格。他选择了蒋琬作为接班人,因为蒋琬不仅有大才,而且性格沉稳,能够团结下属。在培养接班人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慧眼看才能,俗眼看性格”,选择那些既有才能又具备良好性格的人。
(二)风险事掌舵,稳妥事撒手
在北伐过程中,诸葛亮将前方的事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对于后方的事务则放手交给蒋琬等人处理。这种“风险事掌舵,稳妥事撒手”的方式,既锻炼了接班人的能力,又保证了团队的稳定。在培养接班人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合理分配任务,让接班人在实践中成长。
(三)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诸葛亮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团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的清廉、公正和敬业精神,深深影响了团队的每一个人。在培养接班人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为接班人树立榜样。
诸葛亮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的军事才能上,更体现在他的人际交往、团队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在职场中,我们完全可以从诸葛亮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在求职、晋升和管理中更加得心应手,为自己的职场之路增添一份光彩!
来源:行知探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