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含——当代艺术名家【翰墨精品赏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08:24 1

摘要:蔡林含,1968年4月生,号“含芳阁”主人,澳门籍画家,现任: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会员、澳门台湾美术协会主席、澳门国际书画家联谊会监事长、澳门国际女画家协会理事长、澳门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澳门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澳门美术协会会员,澳门台湾总商会副



蔡林含

Cai Linhan

蔡林含,1968年4月生,号“含芳阁”主人,澳门籍画家,现任: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会员、澳门台湾美术协会主席、澳门国际书画家联谊会监事长、澳门国际女画家协会理事长、澳门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澳门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澳门美术协会会员,澳门台湾总商会副会长、澳门越南同乡联谊会荣誉主席。

蔡林含自幼酷爱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早年师从四川美协著名山水画家熊华君先生,此后又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林容生先生的指导。

蔡林含在美术创作的路上曾得到老一辈书画艺术家的支持和鼓励:沈鹏,范扬,林容生,李国栋,杜浩,潘文海,刘汝阳,张文勋……等文化艺术界名家分别为其作品题款、题写展名、题写斋号、题词书联相赠。在艺术界各位前辈老师们的关心指导下,再加上自身不断地琢磨和勤于研习,其绘画技艺得到了质的飞跃,作品也不断受到社会的关注。自2016年起参加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等境内外举办的各种美术展览暨文化交流活动近200余次,并多次获奖为人所熟识。

2016年10月,作品《清风雅韵》参加于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7周年浙江书画名家展”。

2017年8月,作品《春风》、《枇杷.小鸟》参加昆明市妇联于云南省图书馆举办的“相约美丽·喜迎党的十九大昆明市女画家作品展”并入选画册。

2018年作品《大好河山》参加于澳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书画展”并入选画册。

2019年作品《喜气洋洋》参加于澳门举办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书画展”并入选画册。

2020年10月,参加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导师乔森“中国花鸟画高级研修班”培训,获《结业证书》。

2020年12月9日,参加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组织的“美育圆梦·用爱相伴”2020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文艺培训志愿服务项目(中级)云南大理美术培训班培训。

2021年5月1日,参加由云南书法家协会组织,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举办的2021年“云南书法公益培训班”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

2021年5月22日,受邀参加由澳门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与云南云投集团联袂主办的:红色百年艺心向党.文企携手共创未来一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百名书画家“翰墨溢彩颂盛世”文化联谊笔会。

2021年6月,作品《竹韵》应邀参加云投集团书画协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摄影展”。

2022年8月,受邀参加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扎根生活.醉美贵州”美术展并获颁发《参展证书》,国家画院院长卢愚舜先生出席展览开幕式。

2023年3月,应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边游边学”高级写生班,其作品被选入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七彩云南.世界共享”写生作品展,并获颁发《参展证书》。

2023年10月,受邀跟随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范扬先生赴浙江千岛湖、安徽黄山等地写生,其作品得到范扬老师的指导和题款。

2024年4月25日,受邀参加由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无锡市举办的2024“梅花颂”全国书画邀请展,并入选画册。

蔡林含绘画作品分别被境内外官方机构及政要名流收藏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大使馆、文化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曼德勒总领事馆,缅甸国家画院,泰国国家旅游局,澳门中联办台务部,法国驻中国成都总领事馆,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特别咨询地位非政府组织-UCT文化中心,世界儒商联合总会,云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国民党原主席洪秀柱,泰国副总理、空军总司令、巴金·詹东上将,泰国外交部副部长威拉萨·福达昆先生,泰国财政部次长萨提·林鹏潘先生,泰国副总理助理、泰军第六区最高指挥官哇拉薩警中将,香港“染料大王”、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泰國國家警署原總署長他越猜派里警上將,泰國前总理他信妹夫、威乃通頌警上將,泰国立法院顾问、昂通市市长邓在先生,泰国北冲市市长迷猜先生等。

蔡林含暨她的国画作品,曾被香港《国际商会联合报》、缅甸《金凤凰报》、《澳门日报》澳门《濠江日报》、香港《财富世界》杂志、香港《今日华人》杂志、澳门纪念回归邮册、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等数十家境内外媒体、杂志刊登报道宣传。

笔绘山河藏气韵 墨染梅竹见匠心

—— 评蔡林含老师书画艺术

当代画坛中,蔡林含老师的书画如清雅之风,破开喧嚣,以独有的艺术语言,在尺幅间构建出令人心折的精神世界。观其作品,无刻意炫技之态,却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这源于他对传统笔墨的深耕,对自然万物的敬畏,更源于那份不逐时风的艺术坚守。

老师的山水,是心与自然的对话,是笔墨与山河的共鸣。她笔下的山石,非简单的形态复刻,而是将山石的苍劲风骨凝于笔端,嶙峋处见力道,褶皱间藏岁月;山间雾霭,亦非随意晕染,而是以淡墨铺陈,似流动的诗行,让静谧的山水有了灵动气息;坡上草木,或浓或淡,或疏或密,皆透着蓬勃的生命力,仿佛能听见风声穿林、溪流潺潺。这般意境,绝非凭空想象,而是她数十载踏遍名山大川,以眼观、以心悟,将自然之美内化于心后的必然呈现。线条的长短粗细、墨色的浓淡干湿,皆恰到好处,既守传统山水的章法,又融个人对山水的理解,让每一幅山水都有了独特的精神内核。

若说山水显老师的开阔胸襟,那梅花便见其高洁品性。老师画梅,不追艳丽之姿,独取清雅之韵。一枝素梅,寥寥数笔,却简练而不单调,花瓣舒展间,似有暗香浮动;一树红梅,墨色与红色交织,丰富而不杂乱,花苞饱满处,尽显生机盎然。无论是墨梅的苍劲、红梅的明艳,还是粉红梅的温婉、黄梅的淡雅,她皆能精准把握每种梅花的特质,笔下梅花,或孤芳自赏,或竞相绽放,皆气韵生动,仿佛从自然中移栽而来,尽得造化之妙。这份对梅花的通透理解,源于她耐得寂寞的心境,在喧嚣尘世中,以笔墨为媒介,借梅花诉说着对纯粹艺术的追求。

老师画竹,更见笔墨功力。竹枝的走势,或挺拔如剑,直刺云霄,那硬朗的线条里,藏着不屈的气节;或偃仰如舞,婉转生姿,那柔和的笔触中,透着灵秀的韵味。运笔时,她不疾不徐,每一笔都沉着稳健,墨色润枯相间,润处是竹的丰茂生机,枯处是枝的苍劲筋骨。观其竹画,似能看见风中修竹摇曳,听见竹叶沙沙作响,那份竹子的坚韧与灵动,被她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其笔下葡萄,细节处更显匠心。葡萄的形态万千,或垂或挂,或聚或散,气脉贯穿整幅作品。着色时,她不刻意追求工整,却在 “不工” 处求 “工”,色彩的过渡自然柔和,颗颗葡萄饱满莹润,似有光泽透出,让人不禁想起 “璞中美玉石般看,画里明珠煞欲穿” 的诗句。这般细腻的笔触,这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先生对艺术虔诚态度的最好证明。

蔡林含老师的书画,无华丽辞藻般的炫技,却以真诚的笔墨、深刻的内涵,在当代画坛留下独特印记。她以笔为媒,以墨为魂,绘山河、染梅竹、画葡萄,每一幅作品都是她艺术追求的缩影,更是值得后人细细品鉴、传承的艺术瑰宝。


来源:国粹艺术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