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中央在对新疆治理规律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上,2020年首次提出“文化润疆”理念,旨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文化润疆,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
文化润疆就是要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形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以“两个结合”开启文化润疆广阔的理论和制度实践空间。
党中央在对新疆治理规律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上,2020年首次提出“文化润疆”理念,旨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文化润疆,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的实现,事关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意义深远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系统谋划和部署文化润疆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断增强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润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之路
新疆在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处于战略地位,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不可阻挡,新疆地处亚欧腹地,地缘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国际秩序变革。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连接亚欧大陆的枢纽,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区域。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于人心。只有新疆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维护好新疆社会稳定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构建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
深刻理解文化润疆的思想品格和理论蕴含
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组成部分和精神指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具有崇高的思想品格和深邃的理论蕴含。
文化润疆旨在传承和强化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彼此间文化交往融通、兼收并蓄,共同形成了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新疆各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文化润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提升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文化润疆意在从共同体角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强大的理性思辨和实践能力,奠立了丰裕的共同体文化精神,注重“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注重“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注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友爱互助,注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格尊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具体到新疆,文化润疆就是要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形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以“两个结合”开启文化润疆广阔的理论和制度的实践空间。
文化润疆旨在从中华文化主体性角度夯实新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文化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集体性的精神基地,一个政治共同体只有自身拥有强固的文化认同,才能真正完整有效地维护国家和个体人格的精神独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润疆对于维护个人尊严、新疆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具有核心意义。我们的国家形式是单一制,为了维护我们的政治传统,保证国家的政治主权权威,必须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益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当然,我们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但最终是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疆各族人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让国家的政治认同坚如磐石,这是文化润疆的政治使命。
文化润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创新路径
文化润疆对新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固本意义,对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起着凝聚思想和文化动力作用,应深入探索文化润疆工作的创新路径。
坚持党的领导是文化润疆工作能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文化领导权,才能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是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的根本保障。文化润疆的创新实践必须牢牢把握“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根本指引。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文化润疆实践创新的中心议题。文化润疆的创新实践,一定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安定团结、同心同向的强大合力。文化润疆要直抵人心,将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体育等各领域深度融合,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新疆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文化润疆的实践创新要持续有力地推进国家认同教育和宣传。文化润疆首重端正历史文化认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育新疆各族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引导新疆各族人民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疆的推广传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信息茧房”,澄清破除错误意识形态的话语影响,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地位。
文化润疆的实践创新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新疆故事。文化润疆要不吝于向世界宣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理新疆取得的辉煌成就,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思想,展示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建家园的昂扬精神。最终,文化润疆要有助于为全球人权治理和发展中国家的边疆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来源: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