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协同实现美美与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7:10 1

摘要: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作为千年古城和第10个国家级新区,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博的物质资源。2020年,全区113所中小学与大连大学博物馆、大连奇幻艺术体验馆等32个场馆组成协同育人“教联体”,充分汇聚和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作为千年古城和第10个国家级新区,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博的物质资源。2020年,全区113所中小学与大连大学博物馆、大连奇幻艺术体验馆等32个场馆组成协同育人“教联体”,充分汇聚和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小组、出台馆校协同育人政策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金普新区结合本区场馆特点和优势,研发了立足本地学情的“五育”课程。如遵循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对接中小学教材,采用拉斯韦尔“5W”模式,创建德智体美劳五大模块近百门课程。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构建了立体多样的“五育”课程矩阵。另外积极开展基于场馆的生动教学。部分中小学建立了场馆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将课堂开在场馆第一线,实现教学空间的拓展、资源的整合与教学方式的创新。同时建立数字场馆,利用“扫码听、随时看”等虚拟体验方式,将场馆资源“搬”至课堂,方便教师开展融入场馆内容的跨学科学习和探究。

金普新区在师资建设方面也开展了不少切实的工作。一是双向流动,实行馆校师资优势互补。每学期有200多名场馆教育人员走进校园组建工作坊,开设“五育”校本课程,同时有近千名教师到场馆开展研习或做短期培训。馆校双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效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与成长需求。二是同频共振,打造双师成长共同体。各中小学与场馆签订教师成长合作协议。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辽宁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教师等组成专家团队,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双师课堂等活动,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场馆资源的深度融合。

金普新区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馆校协同育人实践路径。如根据全区场馆分布与主题类别,开发了“劳育”金色线路、“科技”蓝色线路、“传统文化”紫色线路等七彩研学活动。各场馆立足自身独特优势,与各中小学一起组织历史类、科技类、劳动类等系列活动,如毛泽东历史珍藏馆的“毛泽东诗词大会”、蜡像馆的“彩色泥塑”大赛、生命奥秘博物馆的蝴蝶变化绘画展等活动,都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

在“联家庭”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增强了协同育人合力。一是让场馆成为亲子陪伴的好去处。定期免费向家庭开放“教联体”场馆,组织学生家庭参加志愿服务、手工技能等各种实践活动,营造良好亲子关系。二是让家长成为协同育人的“合伙人”。馆校“教联体”以“全社会全体总动员、全媒体全域共传播”为方向,构建“1+1+1>3”的一站式协同育人治理模式。部分场馆运用自身优势,联动高校、社区等与学校共建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和服务体系。5年中,区图书馆、童丽宫等场馆推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和亲子活动260余场,受益者近6万人。

在馆校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携手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同时也各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以馆兴校,学校找到了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如春华小学在区图书馆协助下创建了“文心书轩”,定期邀请知名作家开展讲座交流,促进了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和特色发展。二是以校助力,场馆找到了发展的切入点。如开发区图书馆以《金普英雄故事》为载体,组织“红色故事会”等线上活动,累计访问与参与人次超过66万,此成果还获得了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一等奖。近期,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公布的全省首批免费开放的研学实践活动场馆中,金普新区的4个场馆榜上有名。在馆校协同育人“教联体”共建中,学校与场馆实现了美美与共的双赢局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