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已达3.3亿,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持续攀升。值得注意的是,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等,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血管患者的健康负担,每一次感染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雪上加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今年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已达3.3亿,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持续攀升。值得注意的是,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等,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血管患者的健康负担,每一次感染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雪上加霜”。
为提升公众对相关风险的认知与防范意识,9月24日,“带疱伤心,主动联防”公益科普活动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心血管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协同防控展开科普,呼吁公众构建起针对两类疾病的“双重防御屏障”。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高莹介绍,心血管疾病与感染性疾病会相互影响。感染可引发炎症反应,加重心血管患者病情。以中老年常见病带状疱疹为例,心血管疾病是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9%。此外,这类患者感染带状疱疹后疼痛更剧烈,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也更持久。多种疾病并存,也加大了治疗与管理的难度。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或“缠腰龙”,多发生于身体单侧,呈带状分布,偶可播散全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带状疱疹引发的剧烈疼痛犹如“导火索”,可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急性疼痛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骤升,直接加重心脏负荷;而长期睡眠障碍与持续应激状态,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导致已控制稳定的心绞痛复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魏爱华提醒,50岁及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她强调,带状疱疹虽以皮肤损害和神经痛为主要表现,但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并对心血管系统构成威胁。“这不仅是皮肤问题,更是潜在的心脏隐患。”
魏爱华表示,针对带状疱疹这类常见感染性皮肤病,预防重于治疗,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式,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其次应注重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烫洗、搔抓等破坏皮肤屏障的行为。第三需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第四要保持规律睡眠、合理饮食、良好心态和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本次活动由健康报社主办。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