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边不少还有3-5年就退休的朋友,最近总跟我感慨“越临近终点,越怕出岔子”。有人因为管不住嘴,随口吐槽的话被传到领导耳朵里;有人因为手伸得太长,瞎掺和不属于自己的事,最后落得吃力不讨好;还有人觉得“快退了无所谓”,结果在关键节点掉了链子,半辈子的口碑差点毁在最
身边不少还有3-5年就退休的朋友,最近总跟我感慨“越临近终点,越怕出岔子”。有人因为管不住嘴,随口吐槽的话被传到领导耳朵里;有人因为手伸得太长,瞎掺和不属于自己的事,最后落得吃力不讨好;还有人觉得“快退了无所谓”,结果在关键节点掉了链子,半辈子的口碑差点毁在最后几年。
其实临近退休的这几年,不是职场的“缓冲期”,而是“安全期”,想安安稳稳到站,关键要记住“三不说、三不做”。这不是什么条条框框的约束,而是无数人踩过坑后总结的“保命指南”,尤其是对那些在职场打拼大半辈子,就盼着体面退休的人来说,守住这六条,比啥都重要。
先说说“三不说”里的第一条:不说单位的“负面闲话”。很多人觉得自己资历深,跟老同事聊天时,总爱吐槽单位的制度、领导的决策,甚至拿新人的失误当笑料。但你忘了,职场里没有真正的“私密聊天”,你今天随口说的一句“这制度改得乱七八糟”,明天可能就传到制定制度的领导耳朵里;你吐槽新人“能力不行”,说不定转头就被新人听见,落个“倚老卖老”的印象。之前有个同事张姐,还有4年退休,去年跟老同事抱怨“新领导不懂业务还瞎指挥”,结果这话被路过的年轻同事听见,转头就告诉了新领导。之后张姐不仅被调离了核心岗位,年底评优也直接落榜,她自己后悔不已:“逞一时口舌之快,毁了好几年的安稳。”
第二条不说的,是自己的“后路规划”。有些人刚规划好退休后要去旅游、要带孙子,就到处跟同事说“我明年就不想干了,混到退休就行”“这工作谁爱干谁干,我反正快解放了”。这种话传到领导耳朵里,会觉得你“心思不在工作上”,后续有重要任务绝不会交给你;传到同事耳朵里,大家会觉得你“已经摆烂”,有合作的事也不愿跟你对接。之前单位的老周,还有3年退休,天天跟人说“退休后就去南方养老,这边的事跟我没关系”,结果领导真的不再给她安排重要工作,连原本属于她的培训机会都给了别人,最后她成了办公室里“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反倒觉得委屈,其实都是自己“说”出来的麻烦。
第三条不说的,是别人的“私人隐私”。快退休的人,总觉得自己“见多识广”,跟同事聊天时,爱聊些张家长李家短,甚至把听来的同事隐私当谈资。比如“小王离婚了,听说因为婆媳矛盾”“小李偷偷考编,想跳槽”,你以为这是“拉近关系”,其实是在踩别人的底线。职场里,尊重别人的隐私是基本素养,你随意传播别人的私事,不仅会让对方难堪,还会让所有人觉得你“嘴碎”“不可靠”。之前有个老吴,还有5年退休,因为跟同事说“小赵怀孕了还隐瞒,怕影响晋升”,被小赵知道后直接找他对峙,最后两人闹到HR那里,老吴不仅被批评,还成了全部门都躲着的人,原本轻松的工作氛围,被他自己搅得一团糟。
再来说“三不做”。第一条不做的,是“越界管闲事”。很多老员工觉得自己经验足,看到年轻人做事“不合心意”,就忍不住插手:“你这报表做得不对,得按我当年的方法来”“小王跟客户沟通太嫩,我去帮你说”。但你忘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工作方式,年轻人有自己的思路,你强行插手,不仅会打乱别人的节奏,还会让对方觉得你“不信任他”。之前有个老郑,还有4年退休,看到新来的小林做方案,觉得“不够周全”,没跟小林商量就直接改了,结果方案不符合客户需求,小林被领导批评,老郑也落个“多管闲事”的评价,最后两人关系闹得很僵。其实管好自己的事就行,年轻人需要成长,你可以提建议,但别越界替人做事,这才是对彼此都好的方式。
第二条不做的,是“争抢无关利益”。临近退休,总会遇到一些“小利益”,比如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一笔不多的绩效奖金、甚至是办公室里一个靠窗的座位。有些人觉得“不拿白不拿”,拼尽全力去争,结果争到了利益,却丢了人情。之前有个老杨,还有3年退休,为了争一个去外地培训的名额,跟年轻同事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虽然拿到了名额,却被同事背后议论“一把年纪了还跟年轻人抢机会”。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小利益对退休后的生活影响不大,反而因为争抢伤了和气,不值得。职场最后拼的不是拿了多少小利益,而是留了多少好口碑,别让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毁了自己半辈子的名声。
第三条不做的,是“提前摆烂躺平”。很多人觉得“还有几年就退休,不用那么认真”,于是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敷衍了事,甚至把自己的活推给年轻人,美其名曰“锻炼新人”。但这种摆烂,不仅是对工作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某单位有个老员工,还有3年退休,上班天天刷短视频、睡午觉,分配的工作拖到最后一刻才交,还全是错漏。有一次他负责的档案整理出了错,导致单位在检查时被通报批评,领导追责时,他还说“我都快退休了,这点小事至于吗”。最后单位不仅扣了他的绩效,还在退休考核里记了一笔,原本能拿到的“退休荣誉证书”也泡汤了。其实越是临近退休,越要守住责任心,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把经验传给年轻人,这才是对自己职业生涯最好的收尾。
我觉得,临近退休3-5年的“三不说、三不做”,本质上是“管住自己”。不说闲话,是守住嘴巴的底线;不越界做事,是守住行为的分寸;不摆烂躺平,是守住职业的尊严。职场几十年,就像走一条长路,前半段靠冲劲,后半段靠稳劲,最后这几年,拼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态。别因为一时的疏忽,让本该安稳的日子生出波澜,毕竟退休只有一次,安安稳稳、体体面面地到站,才是对自己大半辈子职场生涯最好的交代。
来源:春哥影视tdc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