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不一般,4个属相要躲月,4人要穿红,牢记:做4事忌3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4:43 1

摘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眼间,离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已不足十天。今年的中秋恰逢秋分时节,既是仲秋月圆之夜,也是秋季气候由热转凉的关键时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眼间,离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已不足十天。今年的中秋恰逢秋分时节,既是仲秋月圆之夜,也是秋季气候由热转凉的关键时点。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月夕”,因在秋季三个月的正中而得名。古人常说“秋分夕月”,最初的祭月活动就是在秋分进行,后来逐渐移至八月十五。到了唐宋时期,中秋习俗已经定型,并逐渐流传民间。

秋分过后,昼夜平分,凉意渐显。农事进入“三秋”大忙,农人盼着天朗气清,好让谷物归仓。此时的月亮最为明净,“白露为霜,月华如练”,人们便以月寄情,将团圆的心愿寄托于天宇之间。

中秋的风俗极为丰富。祭月、赏月之外,还有灯火相随:扎灯笼、舞火龙、烧塔场。饮食方面,月饼、桂花酒、田螺、番薯等皆有寓意。正如俗语所说,“月圆人团圆”,一切都与亲情、团聚紧紧相连。

到了今天,中秋已成为国家法定节日。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秋分凉夜里,仰望圆月,体会天地平衡与人间团圆的意趣,便是中秋最动人的地方。

“月夕”即中秋。按照节气推算,中秋多在八月中旬,但因闰月关系,位置常有前后。今年秋分在9月23日,中秋则在10月6日,正好属于“月夕秋分后”。

老话说:“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月夕秋分后,丰收好年景。”意思是中秋若在秋分之前,多半意味着年景欠佳;若在秋分之后,则往往预示着风调雨顺,庄稼有好收成。

从农事规律看,秋分是昼夜平分的时点,也是气候转凉的起点。中秋若在其后,气候趋稳,利于秋收与秋播,粮食收成也相对更有保障。

所以,今年的中秋正逢“秋分后”,在农人眼中,这便是个吉兆。既有月圆人团圆的喜意,又暗合“丰收好年景”的愿望,可谓天时人事皆相宜。

故,10月6号中秋,今年中秋节不一般,4个属相要躲月,4人要穿红,正值秋分时节,有空没空,牢记:做4事忌3事,别触忌讳,也要叮嘱家人!一起来听听老祖宗的说法,看有无道理!

1、吃月饼

中秋之夜,吃月饼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史载唐代,长安人家以月饼相赠,寓意情谊;宋代更将其工艺推至精巧,诗句中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足见其盛。

南北地域广阔,口味各有不同。南方多见火腿、咸蛋黄、瑶柱叉烧,咸香油润;北方则偏好豆沙、莲蓉、枣泥,尤以五仁最具代表。无论甜咸,皆寄托着节日的心意。

秋分之后,昼夜平衡,气候宜人。此时的月饼,不只是食物,更是团圆的象征。正如俗语说“月圆人圆事事圆”,圆月与圆饼相互呼应,蕴含美好期盼。

中秋食月饼,不在乎馅料如何,而在乎寓意圆满。家人围坐,共食一饼一月,便是最简单也最深厚的幸福,映照着“人间良辰,天上明月”的意境。

2、赏月

中秋赏月的习俗,源于古人祭月的传统。《礼记》中有“秋暮夕月”的记载,这便是赏月的起点。人们仰望天宇,将圆月视作寄托,映照出团圆的心愿。

俗语说“八月十五月正圆”,月亮在这一天最为皎洁圆满。圆月如镜,也象征家庭和睦、美满生活。人们聚在一处,共看月色,正是借天象寄情意。

在一些地方,还有“走月亮”的习俗。人们在月光下散步,或谈天或祈愿,让清辉洒在人间,也照亮心中的安宁与团聚。

秋分之后,昼夜平分,凉意渐浓。中秋的赏月,不只是看一轮明月,更是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月圆人聚,正应了“清光共此夜,良辰寄团圆”。

3、躲月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赏月,在一些地方还流传着“躲月”的习俗。它源于古人对岁时的敬畏,人们在节日里选择规避不利,以寄托对安宁平顺的向往。

古人说“年有太岁,岁岁不同”,中秋恰逢月圆与节令交汇之时,正是天地转换的关键节点。为了避免节气交替中可能带来的不安,人们便衍生出“躲月”的习惯。

这种做法看似简单,却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就像“秋分一到,昼夜平分”,天地间阴阳转折,古人借习俗来提醒自己保持谨慎,从而获得心理的安稳。

中秋躲月,不是逃避月光,而是借由行动表达对生活平顺的期盼。月圆人聚,谨守习俗,正如诗句所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都是对平安与团圆的共同祝愿。

因此,今年的中秋节有4个属相要“躲月”,该如何躲月?

2025年是属蛇人的本命年,古语有“本命年犯太岁”之说,因此在中秋夜,属蛇之人被提醒要格外谨慎。与之相冲相破的猪、猴、虎三个属相,也被认为要“躲月”,实则是提醒大家多些稳重。

所谓“躲月”,并非真的避开月光,而是规避风险。中秋夜间出行,不宜过晚,以免夜凉受寒;游玩之地,应避开偏僻与危险之处,如深山水域,以免惹来不测。这些规矩,折射的其实是古人的生活智慧。

在家庭氛围上,八月中旬气候渐凉,更需要一份温暖。俗话说“和气生财”,中秋佳节重在团圆,若因小事争执,便破坏了节日的欢愉,也不利于亲情的维系。

因此,“躲月”的真正意义,是提醒人们收敛心性,谨守分寸。秋分已至,昼夜平衡,月圆人聚,把平安与团圆放在首位,才是中秋最应珍惜的美好。

4、4人要穿红

①:生病的人

在中秋佳节,若有人身子不适,往往情绪也会随之低落。古人说“悲从中来,乐自心生”,此时穿上一件鲜艳的红衣,不仅显得喜庆,也能转移注意,让人不至于长久困在愁绪里。

正值秋分时节,天地清朗,月色如洗。节日里与人多交流,心境开阔,方能感受到“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氛围。穿红,不过是一种象征,寄托着驱散郁结、迎接喜气的心愿,让节日多一份温暖。

②:孕妇

中秋时节,孕妇被寄予厚望,家人盼她安稳顺遂,迎来新的生命。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在节日里穿上一件红衣,不仅增添喜气,也寄托着亲人的祝福与关怀。

秋分之后,天地清明,正是团圆相聚的好时光。孕妇着红,与家人共赏明月,共度良辰,这份色彩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也让节日氛围更添圆满与喜乐。

③:刚结婚的人

结婚是人生大事,新人本就沉浸在喜悦之中,若中秋佳节又与新婚相遇,便是“喜上加喜”。在这一天,着一袭红衣,不仅象征情意热烈,也寓意日子红红火火。

秋分之后,凉意渐深,而节日里的人情更添温暖。新人与家人团聚,共赏圆月,正应了“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愿望。红色衣裳,是热烈的符号,也是祝福的寄托。

④:6岁以下小孩子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中秋佳节里,父母常给六岁以下的小孩穿上红衣。鲜艳的颜色象征热烈与喜气,也寄托着“前程似锦”的美好心愿。

秋分已至,昼夜平衡,天地宁和。孩童着红,与家人共赏明月,寓意成长路上光明灿烂。正如古语所言“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童年短暂,更需以喜乐来点亮。

1、忌讳发脾气

中秋之夜,月圆天朗,本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却也提醒人们要管住情绪。科学研究表明,月球引力影响潮汐,也对人体节律有所作用,被称为“生物潮”,在满月时尤为明显。

在这种节令下,情绪更易波动。俗语有云“气大伤身”,若在中秋发脾气,不仅破坏节日氛围,还可能引出不必要的矛盾,与团圆本意背道而驰。

尤其对于需要格外谨慎的人群,更要收敛心性。秋分时节本就凉燥,若再添怒气,心境难免失衡。与其动气,不如静心,与家人共度良宵。

中秋之所以珍贵,在于圆月与人心的呼应。以平和之心迎接节日,把“花好月圆”真正落实到家庭的温暖里,这才是最美的中秋。

2、赏月忌讳指月亮

中秋夜里,圆月当空,家人围坐赏月,或饮茶叙旧,或分食果品,其乐融融。古语有言“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人们在月下寄情,更添节日温情。

然而赏月时,有些小细节需注意。指着月亮看似无意,但在古人眼里却显得失礼。就像“手指不点人”,月圆之夜更该心怀敬意,才能显出礼数周全。

这种规矩虽源于古时观念,却并非全然无理。从现实看,用手直指,本就是不礼貌的动作。家人团聚之时,保持尊重与温和,更符合节日的气氛。

秋分时节,天地交替,阴阳平衡。中秋赏月,本该寄托团圆与美好,少些轻率举动,多些恭敬之心,才能让这夜的明月,更映照出人间的和乐。

3、忌讳去人烟稀少的地方赏月

中秋之夜,圆月高悬,不少人喜欢到僻静之地,寻一份清雅与寂静。古语有云“良辰美景奈何天”,月色固然动人,但人少之地难免暗藏风险。

老一辈常提醒,赏月不宜独行,更不要前往险峻之地。“人多心安”,节日里应结伴而行,既添热闹,也更安心。

其实,赏月的美,不必远寻山林。庭院一隅,楼台阳台,与家人同坐,共看明月,同样能感受月色如水的清辉。

秋分之后,天地清朗,月圆人聚。中秋赏月的意义,不只是看天上明月,更是与家人共享天伦,让清辉映照心间,倍添温暖。

总结:10月6号中秋,今年的中秋节不一般,4个属相要躲月,4人要穿红,正值秋分时节里,不管多忙,记得牢记:做4事忌3事,别触忌讳,要放在心上,也别忘了提醒家人。

来源:乡村一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