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军在东欧数次挑衅北约,是一种试探,但也犯了忌讳,北约借机上纲上线,已经启动“东方哨兵”计划,让乌克兰危机有了史无前例的外溢迹象。与此同时,美俄之间的正面交锋也似乎避无可避,而且美军特意选在远东地区对俄施压,似乎是要双线开战、左右开弓。
俄军在东欧数次挑衅北约,是一种试探,但也犯了忌讳,北约借机上纲上线,已经启动“东方哨兵”计划,让乌克兰危机有了史无前例的外溢迹象。与此同时,美俄之间的正面交锋也似乎避无可避,而且美军特意选在远东地区对俄施压,似乎是要双线开战、左右开弓。
普京会怎么做?
两则消息,标志着欧乌的“铜墙铁壁”正在形成:其一是欧盟负责防务的高级官员与多国防长和北约代表召开视频会议,将在俄罗斯边界打造“无人机墙,这项计划据传将打造数十亿欧元;其二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来自以色列的“爱国者”系统已在乌克兰运行一个月。
看得出来,欧乌正有意识的构建一个空中“禁区”,未来不管是俄军的无人机,还是有人战机,再出其领空范围都给三思而后行。此举无疑是压缩俄空天军活动的范围,若有丝毫差池,将导致双方之间的正面冲突。
乌克兰是破罐子破摔,已经没什么好怕的,多一个国家分担火力,还求之不得呢。可其他国家就不这么想了,虽然立陶宛、保加利亚等国参会并同意该“优先事项”,但夹杂着多少心不甘情不愿,恐怕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宏观来看,俄军频繁侵闯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的领空,或许是一个错误,因为此举让北约抓住机会上纲上线,让俄罗斯与欧洲彻底处于对立状态。尽管俄罗斯已经做好充分的战争与思想准备,但只需要集中精力加速乌克兰战场的进程即可,没必要恶化同北约之间的关系。
这步棋,普京图得是什么,目前还看不出来,但美国也已经坐不住了。
之前,俄军两架图-95战略轰战机、苏-35战机飞抵阿拉斯加近海岸,遭美军战机紧急升空拦截之后,美军核潜艇也动了。
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在西太平洋上发射4枚不载有任何战斗部的“三叉戟”2型导弹,其打击范围足有1.2万公里。当然,此举有同时震慑中俄的意思,效力是相同的,但明显俄罗斯的战略定力更孱弱些,安全焦虑自然也更严重些。
美方对白令海峡的震慑来看,显然是在告诉俄罗斯,无论发展重心在东欧,还是在远东,都逃不开美军的打击范围。这是一种“兜底”,因为美方自然也知道俄军具备相同的回击手段,因此更像是一种“要打就跟欧洲打,咱俩别掰扯”的劝说。
从特朗普不断加大对乌的军事援助来看,包括透露出的“战斧”巡航导弹,意味着乌军可以“足不出户”,就实现对莫斯科、圣彼得堡的打击。
北约的防御部署、乌克兰打击能力的增强、美军的迫近等等,都让普京焦头烂额,若坚持不下去,则可能正中特朗普下怀,被迫实现停火。毕竟俄方坚持到现在,唯一的目的便是以经济代价换取绝对战略安全,可现在经济代价是肉眼可见的,但战略安全该怎么得到保障呢?
若一根筋变成两头堵,普京的执政根基自然会遭遇史无前例的反噬与打击,也就实现美欧最初的战略目的。普京决不允许这种场景发生,那么应对美西方的制裁与压迫,其反击手段可能会超出底线,局势似乎变得愈发不可控。
来源:陈彬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