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残疾人能减税是真的吗?具体能减多少?要啥条件才够?”不少企业老板和财务都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国家对聘用残疾人的企业,早就明确了税收优惠政策——核心是“企业减负、残疾人就业双赢”。只要满足4个硬条件,就能享两项实打实的优惠:一是增值税即征即退,二是企业所得税加
“招残疾人能减税是真的吗?具体能减多少?要啥条件才够?”不少企业老板和财务都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国家对聘用残疾人的企业,早就明确了税收优惠政策——核心是“企业减负、残疾人就业双赢”。只要满足4个硬条件,就能享两项实打实的优惠:一是增值税即征即退,二是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
今天用大白话把这事拆透:先讲清享受优惠必须满足的4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再逐条算明白两项优惠的具体金额,最后说清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看完都能清楚“招多少残疾人、能减多少税、该咋操作”。
先明确:不是随便招个残疾人就能减税,4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国家给的优惠是“鼓励企业正经聘用残疾人”,不是搞形式主义,所以定了4个刚性条件,全部满足才能申请优惠,每个条件都有明确标准:
条件1:聘用的是“持有有效残疾证”的残疾人
这里的“残疾人”有两个认定标准,满足任一即可:
-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4级残疾);
-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8级残疾)。
注意:必须是“有效证件”——证件在有效期内,且能在全国残疾人信息系统中查到。如果证件过期、伪造,或残疾人等级不在范围内,都不算数。
条件2:和残疾人签“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实际在岗
不能是“挂名不上班”,必须满足两点:
-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少1年(含1年),明确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和普通员工的合同要求一样;
- 残疾人实际在岗工作:每月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21.75天(即法定月工作天数),不能只挂个名领工资不干活——税局会查考勤记录、工资发放流水、社保缴纳记录,核实是否实际在岗。
如果是“劳务派遣”的残疾人,要注意:只有“用工单位直接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的,才能算用工单位的残疾人数量;如果工资、社保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就算在你这上班,也不算你的名额,不能享受优惠。
条件3:按月足额发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给残疾人的工资必须“按月发”,且金额不能低于企业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比如2024年上海最低工资2690元/月、河南2000元/月),不管是现金还是银行转账,都要留下记录(比如工资条、银行代发流水)。
注意:不能用“实物抵工资”(比如用产品、货物代替钱),也不能扣完社保、公积金后低于最低工资——比如当地最低工资2000元,扣除社保个人部分200元后,实际发到手至少1800元,但工资总额(含社保个人部分)必须≥2000元。
条件4:为残疾人足额缴纳“五险一金”
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为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不能少缴、漏缴,也不能只缴其中几项。
如果残疾人自己自愿放弃社保(比如已在老家缴了新农合),企业也得缴——社保是法定强制缴纳的,个人放弃不影响企业的缴纳义务,要是没缴,就算其他条件都满足,也不能享受减税优惠。
优惠1:增值税即征即退——按残疾人人数算,每月最多退3.3万元/人
这是给企业的“真金白银补贴”:企业缴纳增值税后,税务部门会按规定比例把税款退回来,退多少和“残疾人人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直接挂钩,算法很明确。
怎么算退税额?记住这个公式
月退税额=本月残疾人人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4倍
如果企业当月应缴增值税少于算出来的“月退税额”,则按“实际应缴增值税额”退(即缴多少退多少);如果应缴增值税多于“月退税额”,则按“月退税额”退,没退完的部分不能结转下月。
举个例子:某企业在河南(2024年最低工资2000元/月)招了5名残疾人,全部满足4个条件。
月退税额=5人×2000元/人×4倍=40000元/月。
如果企业当月应缴增值税5万元,最多退4万元;如果当月应缴增值税3万元,就退3万元。
有上限吗?每人每月最多退3.3万元
国家规定,不管当地最低工资多少,每人每月的退税额最高不超过3.3万元。比如企业在上海(2024年最低工资2690元/月)招残疾人,按公式算:2690元×4倍=10760元/人/月,没超过3.3万元,按实际算;如果当地最低工资特别高(比如假设某地上调至8250元/月),8250元×4倍=33000元,刚好达到上限,就按3.3万元/人/月退。
哪些企业能享?除了这3类,其他都能申请
大部分行业的企业都能享,但有3类企业除外:
- 批发和零售行业;
- 住宿和餐饮行业;
- 娱乐行业(比如KTV、游乐园、网吧)。
这些行业的企业就算招了残疾人,也不能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但能享受下面的“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优惠。
优惠2: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实际发的工资,按100%额外扣除
企业所得税是“按利润缴税”,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而“工资”属于费用,能减少利润。聘用残疾人的企业,除了正常扣除工资费用,还能多扣一笔——相当于“多减利润、少缴所得税”。
怎么算扣除额?核心是“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
加计扣除额=本年度实际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总额×100%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可简单理解为“计税利润”)= 收入-成本-正常工资费用-加计扣除额。
举个例子:某企业2024年给5名残疾人发了12万元工资(每人每月2000元,一年2.4万元),正常情况下,这12万元工资可在计算利润时扣除;享受加计扣除后,还能再扣除12万元(12万×100%),相当于总共扣除24万元。
如果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这部分能少缴的税=12万元×25%=3万元——相当于国家为企业发的残疾人工资“补贴”了25%。
有行业限制吗?所有行业都能享
和增值税即征即退不同,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没有行业限制,不管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批发零售、餐饮娱乐,只要招了残疾人并满足4个条件,都能申请。
申请优惠的3个步骤,流程不复杂
满足条件、算好金额后,按这3步申请,不用跑断腿:
步骤1:准备好5类证明材料,缺一不可
- 残疾人的《残疾证》或《残疾军人证》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 和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 每月工资发放记录(银行代发流水、工资条,需有残疾人签字);
- 社保和公积金缴纳证明(从社保、公积金系统打印,盖企业公章);
- 《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可在电子税务局下载,或到办税服务厅领取)。
步骤2:在电子税务局“备案+申请退税/扣除”
现在大部分流程都能网上办,不用去大厅:
- 增值税即征即退: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税收减免备案”模块,上传材料完成备案;备案通过后,在“增值税即征即退申请”模块填写申请,税务部门审核通过后,税款会直接退到企业银行账户(一般15-30个工作日)。
- 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每年1-5月),在申报表的“加计扣除项目”中填写相关数据,附上证明材料,一并申报即可——申报通过后,会直接减少应缴的企业所得税,多缴的税款可申请退税。
步骤3:留存材料备查,税局可能抽查
申请通过后,要把所有材料留存至少10年,税局会不定期抽查(比如查残疾人是否实际在岗、工资是否足额发放)。如果抽查发现材料造假或不满足条件,会追回已退税款,还可能处罚款,所以一定要确保材料真实合规。
避坑提醒:这3个常见错误,别犯!
不少企业申请优惠时因小失大,主要是踩了这3个坑:
1. “挂名不上班”——最容易被查,后果严重
有些企业为了减税,找残疾人挂名,不安排实际工作,只发最低工资、缴社保。这种情况一旦被税局查到(通过考勤记录、工作记录核实),会被认定为“骗税”,不仅要追回退税款,还要处1-5倍罚款,情节严重的会影响企业信用等级,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2. 工资没按月发或低于最低工资——直接失去优惠资格
比如某企业每季度给残疾人发一次工资,或发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算其他条件都满足,也不能享受优惠,之前退的税还要退回去。
3. 社保没缴全——优惠申请会被驳回
有些企业只给残疾人缴社保,不缴公积金,或只缴部分社保(比如只缴养老和医疗),这种情况不符合“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的条件,优惠申请会被驳回,得补缴后重新申请。
最后总结:减税是福利,合规是前提
企业聘用残疾人减税,既是国家给企业的福利,也是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来说,只要按规矩招残疾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就能实实在在减少税负;对残疾人来说,能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实现双赢。
要是你需要《企业聘用残疾人税收优惠申请材料清单》,或想了解“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社保缴纳基数”,我可以整理一份参考资料发给你,需要吗?
来源:博学柳叶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