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罗丹艺术中心迎来开馆一周年的生日,开馆大展“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也同时迎来一周年庆。而在现场同步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6件即将告别上海的法国国宝级藏品将延期展出至明年3月26日,观众将有机会在接下来的国庆长假近距离感受这些艺术品的魅力。
浦东新区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罗丹艺术中心)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由原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升级改造而成。
9月27日,罗丹艺术中心迎来开馆一周年的生日,开馆大展“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也同时迎来一周年庆。而在现场同步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6件即将告别上海的法国国宝级藏品将延期展出至明年3月26日,观众将有机会在接下来的国庆长假近距离感受这些艺术品的魅力。
罗丹艺术中心由原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升级改造而成
9月27日,布置一新的罗丹艺术中心周年庆活动现场
本期的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前往罗丹艺术中心展览现场进行探访,并采访了喜爱罗丹雕塑作品的文艺界人士、建筑界人士和市民朋友。
《上海会客厅》节目
6件法国国宝级藏品延展至明年3月26日9月27日一早,不少市民纷纷前往罗丹艺术中心看展,当天为免费参观,无需购买门票。在不少展览区域,都能看到市民参观拍摄。相比较一年前展览刚刚启幕时,记者感觉现场要闹猛许多。10点多,由于部分展厅客流过密,工作人员在入口处采取分批放行。
在不少展览区域,都能看到市民在参观拍摄
在当天上午庆典仪式的致辞当中,罗丹艺术中心创始人吴静回顾了罗丹艺术中心一年来的收获与成绩:“一年前的今天,我们怀着一颗朴素的初心打开了这扇艺术之门,让国人不出国门就能欣赏到罗丹的真迹。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罗丹艺术中心做到了。”
罗丹艺术中心创始人吴静
回首这一年的发展历程,在吴静看来,罗丹艺术中心不仅是一个展馆,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平台。“在社会公众面前,我们举办了素描工坊、讲座、音乐节、运动赛事等近百场活动,让艺术融入生活,触手可及。在馆际交流方面,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积极与上海各大美术馆融入联动,共同构筑上海多元的文化路径,作为国际桥梁。上海罗丹艺术中心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使命,不仅是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平台,也作为展示上海国际形象的重要的窗口。未来,罗丹艺术中心将继续发挥其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和展示城市高端艺术窗口的职能,呈现更多更好的国际艺术文化项目展览和公教活动。”
在现场,吴静还和所有的嘉宾分享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许多人所关心的6件国宝级藏品,按照计划,这些藏品将在近期撤展告别上海并返回巴黎。“按照国际惯例,借给我们的6件国宝级艺术品已经延展,正常情况来讲是展出到9月26号,展品运回去的时间是10月5日。我向罗丹美术馆提出了申请,罗丹美术馆也向法国文化部提出了申请,希望能够再给我们延期6个月,一直延期到明年的3月26日,所以这样的延期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段时间来参观,也请你们身边更多的人来看罗丹伟大的真迹。”吴静在宣读消息时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
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艾美丽・斯密耶发来了祝贺视频
罗丹艺术中心是法国罗丹博物馆的合作伙伴,是全球唯一一家由法国罗丹博物馆授权,拥有藏品所有权,自主运营的文化机构。在当天庆典仪式中,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艾美丽・斯密耶(Amélie Simier)也发来了祝贺视频,她认为,罗丹艺术中心拥有中国首个大型的罗丹作品收藏,并服务于中国观众,这丰富了浦东地区的文化景观,也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推广雕塑家罗丹作品的举措之一。罗丹博物馆致力于此已有100多年,通过提供独特的体验,这一体验来自于一个共同的希望——让中国公众了解罗丹的作品。而在上海展出的106件作品当中,有50件是罗丹的作品。
2024年9月27日展览举办开幕式
去年9月28日在上海正式亮相的开馆大展“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有6件来自法国罗丹博物馆的国宝级藏品,包括《思想者》《青铜时代》《夏娃》《巴尔扎克》《加莱义民》及《让・埃尔巨型头像》,这些作品在雕塑艺术中极具影响力与代表性。如今,这6件来自法国的藏品将继续展出至2026年3月26日,让更多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艺术瑰宝的魅力。
展览现场的《夏娃》雕塑作品
他们眼中的大师罗丹与雕塑作品当获悉6件国宝级藏品延展的消息,钢琴演奏家宋思衡表示非常高兴。宋思衡与罗丹雕塑作品也很有缘,二十多年前,他在法国巴黎留学时经常去罗丹美术馆参观,罗丹的雕塑作品给当时的这位青年钢琴家留下深刻印象。
9月20日,宋思衡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罗丹艺术季”收官系列活动
此前,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携手上海罗丹艺术中心共同发起了“罗丹艺术季”。在“罗丹艺术季”收官系列活动最后一天对谈活动上,当主持人谢立昕询问宋思衡能否再为观众演奏一曲时,台下不少观众“起哄”要听弹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宋思衡想了想之后表示:“朋友们,罗丹雕塑展这些大师的真迹(6件国宝作品)在上海是最后一周了,下周这些作品就要回法国了。我想现在演奏这样热闹的炫技作品委实有点喧宾夺主的滑稽。我还是为大家演奏一首法国作曲家佛朗克的《前奏曲、赋格与变奏》。大家听完以后带着乐曲给予我们的情感和心境,再去大厅看一眼大师的作品,希望这样的一个瞬间美好的留在你们每个人的记忆里。”
巴尔扎克小稿,巴黎罗丹美术馆馆藏
巴尔扎克雕塑作品,巴黎罗丹美术馆馆藏
景观设计师萧小茉从小爱好绘画,也是一位资深丁迷,最近她正在巴黎旅行,前段时间还去了巴黎的罗丹美术馆:“罗丹美术馆里陈列了大师创作过程的各种推敲的草稿,游走在具象和抽象之间,果然还是最终稿神形兼备,卓尔不群。罗丹做巴尔扎克像绝对殚精竭虑,出了很多小稿。巴尔扎克像刚揭幕时因其丑陋粗粝的表象让世人一片哗然,如今终成永恒的经典。真正的大师克服,超越,引领自己的时代。”
这段时间,上海的浦东美术馆在举办奥赛大展,萧小茉向她的微信群友分享了一件趣事:“我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找了半天米勒的《晚钟》作品,但没找到,最后发现一张告示牌,说借到上海(浦东美术馆奥赛大展)了。”
巴黎奥赛博物馆,《晚钟》和《拾穗者》的展览公告
对于6件法国国宝级藏品将在明年返回巴黎,萧小茉表示:“上海市民有福气了,我一回上海又要直冲浦美。”
9月26日,市民朱先生去罗丹艺术中心参观打卡。据他介绍,这次参观是使用了浦东美术馆奥赛大展的票根福利。“现在凭浦东美奥赛展的门票可以免费参观罗丹艺术中心(世博会原法国馆),不过要先在浦美兑换成纸质门票。如果叠加浦美工作日深夜场40块的门票,连看两场世界级的艺术大展岂不是薅到羊毛了。”
市民朱先生9月26日去罗丹艺术中心参观打卡
按照馆方此前公布的展览计划,6件法国国宝级藏品将展出到9月26日当天展览结束,秋山也看了好友萧小茉在巴黎罗丹美术馆拍摄的现场图片。“在思想者和巴尔扎克等罗丹巅峰之作返法之前欣赏告别。我觉得无论是青铜还是石膏,罗丹都实现了把云石和青铜变成肉体,甚至注入灵魂的理想。”
市民“吾爱吾岩”9月25日去罗丹艺术中心看展
市民“吾爱吾岩”赶在9月25日去罗丹艺术中心看展,沉浸式感受大师笔下的生命力和艺术张力,而观众的数量大大超过她的预期。当记者告诉“吾爱吾岩”6件艺术品延期返法后,她则表示“这是好消息”。
建筑师沈禾对于三十多年前在沪举办的法国罗丹艺术大展记忆犹新。1993年3月底,法国罗丹艺术大展第一次来到上海展出并与市民见面,展出的雕塑作品共有62件。记者找到1993年报纸刊登的一则公告,公告显示,当时的展览是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而门票为15元。
1993年3月27日《文汇报》刊发的法国罗丹艺术大展展览公告
“93年的罗丹大展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展品数量多,版本好,可能是因为当时缺乏国际办展经验,据说成本很高。当时我正读初中,父亲带我去看展,记得现场人山人海,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如此仔细的看一个艺术展览。”沈禾告诉记者。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共包括6个主要章节和2个特别章节,汇集雕塑、绘画、陶瓷、影像等106件作品,展品均为真迹,其中包括来自法国罗丹博物馆的国宝级藏品。展览中有约30件作品来自17位与罗丹密切相关的艺术家,共同成就了展览中“罗丹同时代的艺术群像”这一主题,让观众得以一窥19世纪和20世纪初雕塑艺术繁荣的图景。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