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回应大量螃蟹爬上马路,一时狂欢可能代价沉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0:48 1

摘要:9月22日晚,天津七里海大道的柏油路上,成群的螃蟹横穿马路,车轮碾过,留下一地碎壳。而另一侧,人们打着手电、拎着水桶,蹲在路边草丛里翻找——这一幕,像一场荒诞的秋夜奇观。

9月22日晚,天津七里海大道的柏油路上,成群的螃蟹横穿马路,车轮碾过,留下一地碎壳。而另一侧,人们打着手电、拎着水桶,蹲在路边草丛里翻找——这一幕,像一场荒诞的秋夜奇观。

这不是养殖场逃逸的意外,也不是某种神秘生物入侵。而是野生螃蟹一年一度的迁徙。每年秋季,当气温下降、水体缺氧,它们便从湿地深处出发,爬向陆地,寻找越冬的庇护所。这本是自然的节律,却因几段短视频,演变成一场“全民捡蟹”的热潮。

南开大学环境学院监测数据显示,七里海湿地溶解氧曾突降30%。这可能是触发螃蟹集体“出逃”的直接原因。它们本就脆弱的生存环境,正发出无声的警报。而人类的介入,非但没有成为守护者,反而成了压垮生态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一晚捡走一网兜,有人直播煮活蟹博流量。但每一只被带走的螃蟹,都可能是明年无法回归的繁殖个体。更令人忧心的是,被掀开的草皮下藏着成串蟹卵,被踩踏的芦苇幼苗是鸟类栖息的家园。一时兴起的“捡拾”,实则是对湿地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这不是孤例。2025年5月,武汉江滩母蟹上岸产卵,市民起初哄抢,后经科普引导,转为自发护蟹放生;2024年10月,南京幼蟹洄游,市民从“捉蟹”变为“护蟹”,甚至组成志愿者队伍协助过闸。两座城市的转变证明:公众不是生态的敌人,缺的只是一声提醒、一次引导。

天津七里海目前尚无专项研究追踪蟹类迁徙,管理部门也仅以“不清楚”回应。尽管农业农村委已警告“勿食野生蟹”,保护区启动巡护,但面对汹涌人流,这些措施仍显滞后。我们不能再用“往年没这么多关注”来搪塞责任。

自然从不喧哗,但每一次异常,都是生态系统的求救信号。当野生动物的生存之路变成人类的猎奇现场,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手电筒,而是更多的敬畏与克制。

别让一场秋夜的狂欢,成为湿地沉默的葬礼。

来源:小吖聊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