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花 1000 块买鞋,付完钱最多能领张 “满 300 减 50” 的优惠券,下次用还得硬凑单,感觉 “钱花出去就没影了”;开餐馆的老板想拉回头客,花 3000 块印传单,发出去没几个人来,打折促销又怕亏本金,最后 “费力不讨好”。
日常生活里,不管是花钱买东西,还是开店做买卖,总有些 “闹心事儿”:
你花 1000 块买鞋,付完钱最多能领张 “满 300 减 50” 的优惠券,下次用还得硬凑单,感觉 “钱花出去就没影了”;开餐馆的老板想拉回头客,花 3000 块印传单,发出去没几个人来,打折促销又怕亏本金,最后 “费力不讨好”。
但最近火起来的 “我店模式”,却把这事儿拧过来了 —— 商家主动让利 20%,消费者花同样的钱能多拿福利,商家不仅不亏,收入还比不让利时更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用大白话拆透,不管你是普通消费者,还是开店的老板,都能看明白这 “双赢的门道”。
对消费者:花一笔钱得两份好处,优惠真没套路
很多人对 “商家让利” 有顾虑,怕又是 “先涨价再打折” 的噱头,但 “我店模式” 的核心是 “让你花出去的钱,能‘拐个弯’再省回来”,关键靠三个实在的设计:双向积分、积分增值、无套路抵用。不用记复杂规则,看两个日常场景就懂:
场景 1:100 块买杯奶茶,下次能白拿
周末你去奶茶店,花 100 块点了两杯招牌奶茶。按 “我店模式”,商家会按 20% 的比例让利 —— 拿出 20 块,但这 20 块不是现金,而是转成 “积分”:
你能拿到 20 积分,商家自己也能拿到 20 积分(这就是 “双向积分”,不是商家单方面 “送福利”,而是双方都有收获);
这 20 积分不会 “躺平”,会分 36 期慢慢 “长大”:最低能变成 2 倍(40 块),最高能变成 5 倍(100 块);
等积分变成 “抵用券”,用法特别简单:1 块抵 1 块现金,不用凑单,不用限买指定口味,下次再买奶茶,直接用 100 块券抵,相当于 “这次花 100,下次白拿两杯”;就算你想攒着买零食、买水果,平台上所有合作的店都能用,有效期长达 1 年,不用怕 “刚拿到就过期”。
场景 2:2000 块买冰箱,能省出一部手机钱
家里换冰箱,你花 2000 块买了台大容量冰箱。商家还是按 20% 让利,拿出 400 块转成积分:
你得 400 积分,商家得 400 积分;
积分最高能变 5 倍,也就是 2000 块,分 40 期返还,每期能拿到 50 块券;
等你下次想换手机,直接用 2000 块券抵,相当于 “买冰箱没花冤枉钱,还白赚了一部手机”。
没有 “满 5000 才能用”“只能买家电” 的限制,抵用券就像 “揣在口袋里的现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对商家:让利 20% 不亏反赚,这些 “隐藏收益” 别错过
不少商家一听 “让利 20%” 就犯怵,怕 “赚的钱不够让的”。但其实 “我店模式” 是帮商家 “花小钱办大事”,核心优势藏在三个地方:锁客不花钱、成本能抵扣、积分能变现。咱们拿开便利店的老板举例,算笔具体的账就清楚了:
假设你开了家社区便利店,一天有 10 个顾客,每个顾客花 1000 块买日用品(比如大米、洗衣液):
你总共要让利 2000 块(10 个顾客 ×1000 块 ×20%),但同时能拿到 2000 积分;
这 2000 积分可不是 “摆设”,最高能变成 10000 块的抵用券:下次进货时,不用掏现金,直接用券抵;平台上做推广、上首页推荐,也能用券抵,相当于 “让利 2000 块,却省了 10000 块的成本”;
更划算的是 “锁客不用花广告费”:顾客拿到积分后,为了让积分 “长大”、用抵用券,下次买日用品会优先来你家;要是觉得划算,还会拉邻居、朋友来 —— 朋友消费后,他还能额外拿积分,等于 “顾客帮你免费拉新”,比发传单、做直播带货省钱多了;
要是你店里的积分用不完,还能转给其他需要的商家,换点现金,相当于 “积分也能当钱花”。
对比传统模式 “花 5000 块打广告,可能只来 2 个新客”,你会发现:“我店模式” 的让利,不是 “亏本赚吆喝”,而是 “用少量让利,换来了稳定的回头客、更低的成本、更多的流量”,这也是为什么 “让利比不让利赚更多”。
说到底:这模式没那么复杂,就是 “大家都沾光”
其实 “我店模式” 的逻辑特别简单,没有高深的规则,就是 “你好我好大家好”:
对消费者来说:花一笔钱,既能拿到想要的商品,又能攒下能 “长大” 的抵用券,越消费越省钱,不用再为 “凑单优惠券” 烦恼;
对商家来说:不用花大价钱打广告,就能锁住回头客、拉来新客,积分还能抵扣成本、换现金,越让利越赚钱,不用再为 “客源少、成本高” 发愁。
下次你去消费,不妨多问一句商家:“咱们是不是‘我店模式’?” 花同样的钱,能多攒份福利;要是你正在开店,也别再纠结 “怎么拉新”,试试让利 20%,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发现:顾客变多了,成本变低了,收入也跟着涨了。毕竟,真正好的模式,从来不是 “一方赚一方亏”,而是 “大家都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公司服务定位:提供专业的移动互联网运营落地解决方案。
来源:小陈讲商业策划